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院内新闻
2018-02-09 14:10 来源:
打印 | 字号 : [ ] |

百日会战系列事迹(六):深入研究 谋求发展

我院项目生产“百日会战”胜利收官,经过全院上下三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双辽至洮南、松原至通榆等项目289公里的初步设计及367公里的施工图设计全部按时交付,并承担了8个项目约800公里的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服务工作。同时还结合省厅计划,提前开展了172公里高速公路设计的技术准备工作。会战目标已全部达到!

我院以开展“两整治一增强”专项行动为契机,牢牢把握“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这一着眼点和立足点,通过“百日会战”这一载体,凝聚全院干部职工推动事业发展的战斗力,真正激发起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各业务部门积极破解设计工作难题,挖掘培养出很多有热情、有潜力、踏实肯干的设计先锋模范,也涌现出很多感人事迹……

 

桥隧设计研究分院

桥隧设计研究分院,现有职工15人,正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9人,助理工程师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2人,占总人数的80%,大学本科学历3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1人,隧道检测工程师2人,桥梁检测工程师1人,隧道检测员1人,桥梁检测员2人。

桥隧设计研究分院的业务范围主要有:隧道、特殊结构桥梁设计,试验检测、桥梁及隧道工程加固设计。

多年来,在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桥隧分院认真贯彻“精心设计、质量第一、追求卓越、服务一流”的质量方针,出色地完成了院里交给的各项勘察设计任务,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2011年被吉林省直团工委评为“青年文明号”,并获得2011年 “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2012年被吉林省总工会评为“经济技术创新团队”,并颁发五一劳动奖章。设计的“大庆至广州高速解放至二莫段”在吉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省级优秀设计一等奖;并获2016年度公路交通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集安至通化高速公路五女峰隧道长度7930m,建成后将是东北地区最长的公路隧道,设计期间桥隧分院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吉林省首次采用了斜井分段送排通风的通风方式,施工期间利用斜井辅助主洞施工,缩短施工工期。目前,斜井施工已经到达井底,正在辅助主洞施工。

桥隧分院在做好设计的同时,还坚持科研与设计生产紧密结合,先后开展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隧道施工多元信息反馈优化及超前预警技术,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结构力学性能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获吉林省科技厅、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隧道阻燃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研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小跨径梁式桥简支转连续结构优化设计研究,多塔矮塔斜拉桥设计施工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经交通运输厅鉴定,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吉林省高速公路典型桥梁上部结构加固方法应用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横向连接构造优化研究、季冻区中、小跨径密置低高度T梁应用与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正在开展。

 

百日会战战果

百日会战期间,我分院的生产任务主要有:松原至通榆高速公路,洮南至双辽高速公路、国道黑大公路G202吉林绕越线施工图设计;吉林绕越线富尔哈松花江特大桥,全长1102m,主跨为160m矮塔斜拉桥,在我省同类桥梁中排名第一。

感人事迹

赵亮院长,作为分院的一把手,他日常工作繁杂,工作内容多,任务重。即便如此,他还是挤出时间,编制绘图程序,从而大幅提高了分院的工作效率。会战期间,他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科学管理,使得分院工作进展节奏加快,工作的时效性也有所增强。

陈维副院长,工作上一向雷厉风行,同时兼任多个在建项目的设计负责人。会战期间,他往返于单位和各个施工现场,解决技术难题,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技术支持,做好施工技术服务,经常一连几个星期得不到休息。凭借其出色的专业能力、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获得了业主单位的一致好评。

杨忠副院长,有着过硬技术水平的他,工作一直兢兢业业,细致严谨。会战期间,更是身先士卒,每天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5+2”,“白加黑”,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李微同志七年前刚做过肾移植手术,去年又因不良反应住院治疗,现在每周需要进行三次透析,每次透析后,他就立刻回到工作岗位,投入到紧张的设计工作中,就连周末也是和其他同事一样来单位加班。

高峰同志,怀孕期间,始终坚持加班,产后休假不足三个月,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和大家一同奋战在设计第一线。

曲佳、郭阔、郭碧槐同志是桥隧分院的技术骨干,承担了项目负责人的重要任务。他们虽然不是党员,却胜似党员,工作总是冲在前面,干在前面,会战期间被评为“会战先锋”。

百日会战期间,分院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始终奋战在生产一线,还涌现出很多感人事迹。发生在张雷、贾存芳、秦立新、王磊、毛健等身上的顾大局、识大体,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攻坚克难的感人事迹,感召和激励着身边的同志,他们用实际行动弘扬着桥隧人的优良传统。

会战期间,我分院派出南松霖同志赴安徽省院学习钢桥设计。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常规钢结构桥梁的计算和设计过程,为后续的钢桥设计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通过此次百日会战,激发了全员斗志,增强了团队战斗力,涌现出多位设计先锋,整体设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深入研究,攻坚克难,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圆满地完成院里交给我们的任务,为我省现代化交通发展贡献力量,用实干托举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