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院内新闻
2019-06-20 14:20 来源:
打印 | 字号 : [ ] |

“基于BIM 技术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平台”喜获首届中国公路学会“交通 BIM 工程创新奖”

  2019615日,第四届 BIM 技术在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论坛暨首届中国公路学会“交通 BIM 工程创新奖”颁奖仪式在北京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隆重举行。我院与吉高集团共同研发的“基于BIM 技术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平台”项目喜获“交通BIM工程创新奖”二等奖。 

 

  为激励BIM技术的普遍应用,加快BIM技术的创新和工程实践,中国公路协会主办了此次“交通BIM工程创新奖”的评选活动,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性权威性。参赛企业、单位基本代表国内BIM应用的最高水平,在220项申报项目中,共评选出80项获奖项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忠胜,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明先,长安大学副校长、长安大学交通BIM 研究中心主任王建伟,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巨荣云、乔云、梅君,中国公路学会工程设计分会秘书长、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楚江出席颁奖仪式并分别为获奖项目代表颁奖。颁奖仪式由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主持,获奖项目代表以及BIM论坛参会代表一同出席颁奖典礼并见证了BIM在中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又一璀璨时刻。 

  颁奖仪式结束后,第四届BIM技术在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论坛正式开始,论坛以应用研究与案例分享为主题,由长安大学副校长、长安大学交通BIM 研究中心主任王建伟主持。进行分享报告的有中交一公院、中交二公院、中国铁设、中咨集团等九家单位,我院由信息技术服务研发中心主任段龙梅进行分享报告。 

 

  我院获奖项目依托工程为双辽至洮南高速公路,全线187km道路、大中小桥15座、天桥102座、通道25处、互通立交10处、分离立交16处、涵洞140道。 

 

  在建模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分部分项工作对模型进行划分,数量大且精度高,同时通过BIM + GIS结合的方式,将大规模BIM模型进行格式转换以及轻量化处理导入到GIS平台,动态收集施工数据,建立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以GIS系统为基础将BIM模型进行精确展示,可在地图上快速定位到模型所在位置;记录施工现场数据,动态生成部分施工模型,清晰反映现场施工进度;统计施工材料信息,做到可追溯材料来去记录;查询构造物信息,完整反映工程各阶段实用信息;增加物联网和智能施工设备,自动采集物联网数据,提高施工质量;还包括异常数据报警、现场监控查看、漫游展示、测距计算等功能。 

 

 

 

  目前,我院从高速公路设计、建设、运营这三个阶段利用BIM模型对高速公路数字化进行探索,这仅仅是数字化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有了这个基础,在这个数据共享的时代,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来补充丰富我们的模型。通过5G实现互联互通,建设“数字化高速公路”,最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达到真正意义的“智慧交通”,才是研发BIM技术在高速公路应用的实际意义。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厅、吉高集团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此次获奖,不仅展示了我院在公路BIM领域取得的成果及BIM技术实力,提升了设计院形象,更是我院近几年来创新性研发、应用BIM技术的结果,对我院后续BIM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指导性意义。展望未来,凝心聚力,不断创新,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BIM技术在公路项目中的运用,助推设计院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