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2019-12-01 09:01 来源:
打印 | 字号 : [ ] |

望闻问切,给运营桥梁下诊断——2019年桥梁定期检测工作外业纪实

  2019729日,我院中标“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运营高速公路检测机构候选项目01标段”。按照任务分配,桥隧设计研究分院主要负责七座特大桥的定期检查任务。接到任务通知后,分院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统筹安排,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对桥梁历年定期检测报告、设计图纸等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细致深入地研究待检桥梁的基本信息、结构特点、技术状况和既有病害情况,分析待检桥梁结构及桥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检测计划,为现场检测调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外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分院于20191021日至2019115日,顺利完成了七座特大桥的定期检查外业工作。 

  本次桥梁检测时间紧、任务重,业主要求高,较以往桥梁定期检查工作增加了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钢筋锈蚀电位、碳化深度、混凝土强度等材质检测内容。为按时完成任务,分院副院长陈维和杨忠更是亲自披挂上阵,兄弟分院提供人员支持,共赴检测一线,为检测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检测的七座特大桥,全长9677.7m,平均每座桥梁长度为1382.5m。按中标通知书中的技术要求,检测过程中必须使用桥梁检测车。且有四座松花江特大桥位于鹤大高速与抚长高速共线段内,车流量极大,分院领导高度重视检测过程的安全问题,制定详细的安全实施计划,与高速交警、管养单位等部门充分沟通协调,严格按照报批的交通组织方案实施封路工作,检测人员严格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和反光背心,确保自身安全。三名小车司机更是不辞辛苦,在凛冽的寒风中,坚持在警戒段内挥舞刀旗,警示过往车辆,为检测工作的安全进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检测时间正值晚秋初冬时节,天气状况变化多端,临行前春城还有满树的树叶,归来时均已落尽。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组成员充分发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精神,在刺骨的寒风中操作检测仪器,在不停摇晃的桥检车上认真记录病害,在波澜壮阔的松花江上进行着高空作业。检测组成员齐心协力,任劳任怨,不叫苦,不喊累。为检测任务能够早日保质保量的完成,大家主动提出午餐从简,虽然在寒风中啃着冰冷的面包,但大家的内心仍然是火热的。无论是车流涌动的桥面上,还是杂草丛生的墩柱旁,泥泞湿滑的湿地上,还是在辽阔的松花江畔,都留下了检测组成员们铿锵有力的步伐和奋勇向前、不畏艰险的身姿。检测过程中陈维、杨忠两位副院长既能冲锋在前,指导操作各类检测仪器设备,也能身体力行,拿起铁锤,补充缺失的桥面监测点,杨忠副院长更是拖着发着高烧的身躯,坚持完成检测任务;项目负责人白万鹏工作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充分保证了本次检测工作的质量,因为劳动强度高,天气恶劣,白工在检测期间被重感冒侵袭,嗓子发炎,连说话都发不出声音,晚上打针吃药后症状稍有缓解,第二天他仍然坚持上阵;检测组的其他小伙伴也是各司其职、各显神通,桥面监测小组顶着小雨,宁可自己挨浇也不让仪器设备受潮,雨中仍然坚持作业;上部结构检测小组,在背阴寒凉的梁下冻得瑟瑟发抖,仍然操作着冰冷的仪器设备,画着测区、病害,脚下就是波光粼粼的松花江;墩柱检测小组,跋山涉水,换上了雨鞋,踩在泥泞的湿地上,趟过小河,穿梭在杂草丛生的桥下,坚决不漏过一个墩柱。晚饭过后,劳累了一天的检测组成员们,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第二天待检桥梁的信息录入和当天的检测记录整理工作当中。大家一致认为,苦点儿累点儿没什么,坚决不能辜负了院领导、业主及全院职工的信任和期望。在极为寒冷的天气状况下,经过16天的不懈奋斗,往返于抚松、通化、靖宇三地,检测组终于完成了所有桥梁的检测任务,大家疲惫的脸上上终于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2

 

 

3

 

 

4

 

 

5

 

 

6

 

 

7

 

 

  定期检查的结果不仅有助于针对性地制定养护策略,也可以了解桥梁结构和材质的设计合理性,评估桥梁的安全性和可服务性。通过本次桥梁检测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分院获取了七座特大桥客观、真实、珍贵的技术状况一手资料,为相关桥梁养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为我院精细化设计提供了支撑,也为我院在桥梁检测业务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增添了一份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