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是指利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时机,由普通党员围绕确定的主题,结合自身经历的小事例或实践来阐述、宣讲道理,给人以启发、启迪并产生共鸣的新型党课形式。这种党课形式,针对传统党课中的“三难”问题(授课时间长党员难集中、课程内容多党员难接受、专家讲课深奥党员难理解消化),主题聚而精,切入小而巧,架构简而清,突出“五化”特点,新颖活泼,效果明显。
一是授课主体“多元化”。人人参与,人人是教员,人人是学员,党员领导干部、支部书记及支委必须带头讲课,且每年讲课次数至少在2次以上,其他党员至少主讲1次,确保了党员参与党课讲授全覆盖,有利于党员结合工作实际自我反思、自我净化、自我提升,树牢党员意识。
二是授课安排“随机化”。重点是三个“不限”:时间、地点不限,但在时间安排上强调“短”,授课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既克服了开展大型党课人难齐、场地难找的困难,同时又适应了高速公路建设一线不易开展大型集中学习的实际情况,较好解决了工学矛盾。主讲人数不限,每次主讲人数不限,可以是1名党员,也可以是多名党员。组织级别不限,活动的组织者既可以是党委,也可以是党支部,使得党课教育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方便。(下转4版)
三是授课内容“通俗化”。在教育内容上以“贴近生活、贴近工作、贴近实际、贴近需要”为出发点,按季度确定固定主题,要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寓理于情”,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将大道理转化为小事例,将党性要求在实际中具体化。如,省高建局第一期“微党课”主题为“我是党员”,主讲人围绕确定的主题,讲述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紧贴党员工作生活实际的实事,引起共鸣强烈,效果十分明显。
四是授课形式“互动化”。将“微党课”和党内组织生活结合起来,一人主讲,大家补充、讨论、交流,支部书记总结点评,使党课教育成为讲先进事迹的“故事会”,成为学理论的互动式“讨论会”。
五是教育效果“实效化”。主讲人往往结合自身的工作、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联系思想认识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确定切入点,拉近了党课与党员的距离,实效突出。如,在“我是党员”主题“微党课”活动中,大家分别讲述一线攻坚克难的实践、纪检监督工作经验、“双示范”工程实施中的认识和体会等,从细微处见党性,让党员倍受教育。
从实践上看,“微党课”为省高建局普通党员学习锻炼搭建了良好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工程建设管理领域党建工作载体,让党员在党课教育中能够坐得下、学得进、用得上,达到了促进学习、教育党员、凝聚党员的目的,增强了各党支部特别是项目党支部的工作活力和党员先锋作用。下一步,省高建局将对“我是党员”主题“微党课”部分讲义进行系统整理结集,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编发;并将以“我的追求”、“我来带头”等主题继续开展后续“微党课”教育,及时总结经验,健全相关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推进、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