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谱新篇
——长春至松原高速公路加快建设纪实
有人说,世上最困难的事是于无路处开出路来。但是,如果你亲身经历公路建设,你会发现,从有路处开路,同样困难,甚至更难。
省高建局一班人马正与省内一批公路建设队伍和监理队伍在长春至松原高速公路上迎战这种困难。
长春至松原高速公路(以下简称“长松项目”)路线全长140.62公里,是珲春至乌兰浩特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其中谭家屯至王府段约88公里为利用一级公路封闭改扩建段。
旧路改扩建,同样面临征地、进度、质量等种种考验,而且,在技术与安全等方面,更面临多重困难。省高建局一班人迎难而上,严格管理,力争圆满完成2009年项目建设任务,从而确保项目总体建设目标的实现。
进度——完成时限没商量
按总体计划安排,长松项目要在2010年实现全线通车。2008年5月,省交通运输厅决定由省高建局负责长松项目农安至松原段的建设管理工作。省高建局迅速组织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办人员随即开展工作。当年5月底,各施工单位进场,6月份,工程便全面启动。长松项目长春至农安段原由神龙公司以BOT方式组织建设,后因故撤场,按省交通运输厅安排,省高建局于2008年10中旬接手建设管理工作。面对神龙公司撤场遗留诸多问题以及取土场的征用、拆迁、公铁立交桥施工手续审批以及设计变更等很多方面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项目办迅速组织各参建单位进场,全面做好工程复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创造一切条件进行工程实体施工。
最让工程建设者挠头的往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与工程所涉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公路建设需要取得土地、林业、水利、电力电讯、石油等多个部门的支持,其中哪一个部门稍有顾虑,不能及时出具手续,工程往往便无法进行。省高建局及驻前方项目办担起业主责任,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及土地、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创造作业面,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针对林地使用严重制约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省高建局领导与项目办工作人员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多次参加林业、乡(镇)政府等有关部门的专题协调会,为施工单位在现场的具体协调工作创造条件,保证设备、材料能够运输到具体作业面,使前期的施工生产基本能够正常进行。同时,他们还积极协调水利、石油管道管理部门,就30余处跨越水利和石油管道设施的高速公路设计方案进行沟通,并组织办理有关设计和施工手续,积极推动工程进展。
2009年是长松项目建设最为关键的一年。项目办制定阶段性目标,针对此项目特点和施工季节特点,狠抓控制性工程的实施。长松项目改扩建工程与新建工程同时进行,其中有17公里和1个枢纽互通地处水田区,主要工程内容为3座跨引松灌渠的大桥和互通跨线桥、53万立方米软基砂砾填筑以及大量通道和涵洞。软基处理、桥涵基础及下部、便桥等工程必须在4月下旬水田灌溉期到来之前完成。项目办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发挥业主部门作用,积极与水利部门联系,取得其支持,另一方面督促施工单位抓紧时间施工。经过努力,水田区路段在灌溉期到来之前全线贯通,为下一步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加快工程进度,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这是各承建单位与业主部门共同的目标。为推动进度,各参建单位也各尽所能。项目启动初期,各参建单位纷纷垫资,以保证工程顺利启动。仅农松段路基01标两个工区的承建单位在工程初期便垫付资金约2400万。农松段路基03标积极与地方协调,取得地方支持。端午节前一天,下午两点,经项目经理刘福军协调,03标段严重影响施工进程的一段林地所属林场同意伐树,刘福军立刻组织人马开赴此路段,下午三点钟,砍伐工作即已开始。经过一夜奋战,第二天清晨,1.5公里路段林木砍伐完毕,作业面全部打开。
质量——打造企业品牌的生命线
进度与质量并未构成矛盾。项目办与总监办密切配合,在督促各单位加快进度的同时,严格加强质量管理。落实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责任制,提高参建各方的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控制程序;项目办加强自身学习,并到质量管理好的项目参观学习,借鉴他们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在施工过程中突出管理重点,从资源配置到工艺控制严格管理,关键部位不放松,提高工程精细化施工水平;突出抓好质量问题的整改,通过生产调度会、专题座谈会、现场会等方式,督促整改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质量好、进度快、管理好的单位进行奖励,反之进行亮牌或扣分处罚,对部分技术能力差、施工经验不足的具体内部作业队伍予以清除出场。
各参建单位也把参与此项目建设作为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的好机会。农松段路基01标承建单位吉林广信公司总经理邵泽宏曾表示,以前参加高速公路建设多数是以外协队伍的身份出现,干得再好,“金”都贴到了别的单位的脸上,这回以自己企业的名字参建,一定要好好干,打造企业品牌。他们把在别的路上积累的经验都应用到长松项目上,构造物从内在质量到外观都经得起检验。在长松项目办联合检查评比活动中,农松段路基01标连续四次获得流动红旗。已获得三面流动红旗的农松段路基03标的项目经理刘福军半开玩笑地说:“怎么能单独获得一面流动红旗,跟01标持平呢?”虽然这是玩笑话,从中却可感受到他的上进之心。
据说,长松项目各参建单位之间互相较着劲儿呢,各项目经理有时间经常开着车到别的标段去转一转,取取经,对自己标段的工作进行改进。有了这样的氛围,公路建设的质量自不用担心。
安全——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
长松项目在旧路基础上改建段达88公里,原长春至松原一级公路在建设期间照常通车,川流不息的车辆及行人不仅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而且还给施工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旧路改扩建成高速公路,需要增设互通式立交、分离式立交以及天桥,尤其需增天桥较多。 “一座现浇天桥工期通常在一个半月左右,这一个半月内神经每一刻都是绷紧的。”项目管理人员介绍说。而长松项目光天桥就有100座。
为保证施工安全,项目办除要求各单位要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监督机构,制定应急预案等,还积极与当地交警部门联系,多次召开专门的联席会议和现场会,明确现场施工安全工作任务。省交通运输厅与省公安厅在社会和媒体上联合发布了《关于对302国道长春至松原段改扩建施工期间实施交通管制的通告》,对部分路段进行交通管制。项目办要求各施工单位按国家统一标准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及减速、隔离和圈围设施。在开工前请交警部门对交通安全措施进行把关,消除安全隐患。各施工单位在重要路口安排安全管理人员,配合当地公安交警部门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施工紧张时期24小时值班,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从有路处开路,高速公路建设者正在谱写又一曲新篇章。
长松项目新建段路基作业面已全部打开
长松项目改扩建段施工同时注重安全管理
引松灌渠上架设起的便桥保证运输畅通
桥梁预制场工人认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