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局鹤大高速公路九标项目部职工书屋成立啦!年轻的员工们雀跃着前来参观。“我要看这本《人生方与圆》”、“我要看那本《世界悬疑经典》”、“我要看《抗战时期的蒋介石》”、“我要读那本《北大哲学课》”......借阅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家看着一摞摞崭新的图书心满意足地谈论着。看到这些
80后,90后年轻小同事们读书的热情,我这个老书虫不禁感悟万千。记得台湾作家三毛说过:“书是土壤,读书是耕作,只有辛勤的工作,才能酿出浓烈芳香的酒。在我们的生命中又怎能停止耕作呢?”所以说,读书能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立志贡献社会,不落后于时代,做一个有情怀的筑路人,活成“有滋有味”的人,怎能不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对读书怀着永久的饥渴呢?
读书吧!那是最快乐的源泉。书籍是文明社会里最好的财富之一,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行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成型,像一个人的记忆一样,书就是人类的记忆。我想,无论是项目部年轻一代的筑路人,还是有了一定阅历的筑路人,都应把读书当一项工程来做,因为它能够让你成为一个聪明而又高尚的人。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书,不是看你读得本数的多少,而是看你读得是不是一本好书。世界上的书是不可能让我们全部读完的,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些好的读物。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我们敬佩故事中的海伦·凯勒。她虽然又盲又聋,但是她却有着让正常人敬佩的精神。在家庭教师莎莉文小姐的鼓舞下,她鼓起勇气和命运抗争。在多年的辛苦学习上,她创造了一个令全世界人都惊讶的奇迹。一个又盲又聋的人竟会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她顽强的精神毅力难道不让我们敬佩吗?一本好书不但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还能给我们积极向上的力量。所以我们要多看书,多看好书。因为在书里,包含着人类的历史进化发展的过程,年代累积的知识与经验,也描会出自然界的神奇和优美。
读书是一种态度,一个人要真正地了解另一个人的内心和趣味高雅与否,志向以及潜在的素质,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他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即使他看得不深入或因各种各样的局限暂不能掌握这也是一种趋势。“我喜欢读散文,悠然漫步进入作者的想象空间,有时也愿意敞开胸怀,让别人读我。”这是新加坡女诗人淡莹说的一段话。说明散文往往使人沉醉而暂时忘掉尘世的宣泄和不快,是美的心灵再现。而小说、诗歌和科普书籍,又别有一番独特趣闻,各有千秋。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是一种享受,书卷中的意念像一股无形的动力,影响你的思想和心态。
在生命的长河中,书永远鼓励着我们拥抱生活,热爱生活,只要有书读,人便会常常感到知足常乐。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有书为伴时,我想人会甘于寂寞。读书是快乐的,从读书的快乐可以体味到生活的快乐,从而延伸到生命的快乐。人活在世上,不如做一个即使路上没有花朵仍可以欣赏荒芜的乐观者,因为有书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