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工程建设
2015-12-11 08:59 来源:一航局鹤大九标项目部
打印 | 字号 : [ ] |

林海“急先锋”

  

  鹤大高速公路九标项目部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饱经风吹日晒雨淋,粗犷一如茫茫林海,而一旦停下脚步,对着测量仪器,他们心思细腻专注如同绣花姑娘。

  他们是鹤大九标测量队,他们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林海“急先锋”。

  “都说测量是工程的‘眼睛’,但大家很少关注测量队是‘先遣队’”,测量队长高一山感触很深,九标段全长21.5公里,穿越长白山腹地林区,测量队员们用脚丈量这片林海,冲在施工最前线,以快速、精准的测量为工程建设提供支撑。

  今年3月份,长白山还是漫山大雪,高一山就带领测量队开始控制网复测,“每挖一个坑,大雪和冻土加起来有3米多深”,长白山施工时间短,大雪融化前,他们必须完成全线水准复测。

  有了2014年雪地测量经验,今年的测量工作顺利了许多,但踏着齐腰深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布设测量控制网,对他们来说仍是个不小的考验,雪地里没有路,陷入泥坑里仍旧是家常便饭。

  清除积雪后,针对冻得坚实的冰土,他们要想尽办法挖坑、钉入钢钎,铺设钢筋砼测量网。20米一个点,20米一个坑,他们一天要浇筑十几个。冬季的长白山白天时间短,雪地里行动不便,容不得他们往返吃午饭,带上干粮随手抓把雪就是工作餐,他们却自诩喝上了最正宗的“冰泉”,常常踏着月色收工。

  在林区时间长了,高一山说他们还练就了一项能力——过独木桥。测量经常要穿过山涧小溪,倒下的枯树就成了天然的独木桥,“刚开始大家都小心翼翼不敢过,时间长了我们扛着测量仪器都如履平地!”

  长白山的山地小气候,没少让测量队员们吃亏。每到雨季,对测量工作是个考验”,测量员李小江被淋了好几回“落汤鸡”后,感慨很深,“一朵云飘过来可能就是一场雨”。前几天,他在路段上测量,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豆大的雨点瞬间洒下来。林区没有手机信号,联系不到同事,为了测量仪器不被雨淋,他脱下工装保护仪器,躲在林子里等雨停,等同事过来接应时,他已浑身湿透,冻得发抖。

  在林区,测量队员们还要配上专业“行头”:长靴和长袖。走在林中草丛,时不时就会踩到蛇,夏天森林里蚊虫滋扰,有一种叫“草筢子”的虫子叮咬甚至会带来严重危险。测量队员们工作时就需要“一心二用”,不仅要确保测量数据准确,还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队长高一山毕业于长安大学测绘专业,与测量打了8年交道,对于测量工作他满怀自信,但在林海里还是碰到了棘手的问题。预先算好的放样点,常被树木遮挡,点位就要进行更改,进行方位角的计算,影响测量精度。在现有技术和设备条件下,测量队员们只能通过多人反复验算,来确保减少测量误差。

  副队长曹振华在测量队工作认真是出了名的,有一次,在测量横版过程中,发现数据有些许误差,他发现后就一遍遍反复验算和核对,直到查找到了精确数据为止。

  “把测量误差减到最小,才能把工程干的更好!”高一山说,这是测量工作应有态度,鹤大确定要参与鲁班奖评选后,他们内部对测量也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高一山说,测量工作更加考验团队合作,测量队9名队员,每一次测量数据及当时的情况都做了详细的校核,多人计算,换手测量。白天跟班在现场作业,晚上回来加班加点整理数据,无论多晚,他们都要做到日清日毕,绝不在测量上掉链子。凭借着敬业和专业,测量队2014年被评为鹤大高速公路建设优秀班组。

  二十多公里的项目同时施工,测量任务依然紧张繁忙,在这片林海里,他们继续挥洒汗水,担当工程建设的“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