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不能用?业主都认可的为啥到这儿就不行了?”陈寿永卷起资料,愤然而去——就在刚才他和别人大吵了一架。
陈寿永是鹤大高速公路ZT11标段的试验室主任,他戴着厚厚的眼镜,文质彬彬,非常爱笑,是项目部出了名的“好先生”,难得见他如此大动肝火。
原来是在高速公路C40、C50混凝土配比设计中,由于监理单位对粉煤灰使用不熟悉,担心会对混凝土稳定性产生影响,不主张使用,但是试验与施工已证明,在高速公路中的水泥混凝土混合料中掺入一定用量的粉煤灰不仅可以改善混合料的性能,而且方便施工,并能节省大量混凝土的成本,这也是得到业主认可的。陈寿永捧着一大堆资料据理力争,还和监理老王大吵了一架,但是老王依然不松口,就发生了刚刚的一幕。
等到陈寿永冷静下来后,他也开始尝试换位思考:虽然双方各不相让,但是都是在各尽其责,既然他拿不准,我何不证明给他看?第二天,陈寿永早早起床,做了一件令大家都想不到的事情——“不相信没关系,咱们用试验结果说话!”陈寿永拉着老王说:“咱俩一起做试验,只要有一项指标不合格,我就不争了,成吗?”老王被他这股犟脾气给逗笑了:“你这倔牛,走吧!”就这样,一连好几个周期,做了十几次配比,“工作性能数据符合”、“耐久性数据符合要求”……陈寿永微笑着给老王一一“汇报”,而老王在“铁证”面前也终于松了口。
陈寿永不但爱和人较真儿,更爱和自己较真儿。
对于自己参建的第四条高速公路——鹤大高速公路,陈寿永显得格外“小心”。“我主要负责沥青这块,技术指标有十几项,差一点都不行。”陈寿永边说边分析起他电脑上的数据曲线图,“沥青级配要求精细,一项数据指标变,其他也跟着变,只能通过不断的微调,反复试验,有的时候0.1%的差异,也要全部推倒重来。”
陈寿永在列出三组数据相近的配合比后,就一头扎进了试验室,由于试验全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试验室内的温度基本都在30度以上,并且还伴有沥青混合料刺鼻的气味。在这个“蒸笼”似的狭小空间里,陈寿永先根据配合比做试件,每个配合比近100个件,然后通过分析试验结果进行二次筛选,通过微调向目标配合比一点点靠近,做一次就要一个半小时,这一次陈寿永迟迟达不到目标数据,在试验室反复进行试验检测,光试件就砸了40多组……
在陈寿永看来,搞试验的没办法不较真儿,“试验人眼里可容不得沙子,任何一项数据,都关系咱们高速公路的质量呢。”也许在他心里早就“住下”了一条高速公路,他正在一步步地把它勾勒出来……
陈寿永平时和拌合站工人吃住在一起,他和三名室友挤在了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板房里,板房中间还加了一根柱子做支撑,虽然30多度的高温,可他的床下却铺着一条电褥子,因为山里夜间太潮湿,电褥子用来除湿。虽然离项目部和镇上都不远,但他一心扑在他的试验室,很少离开这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鹤大高速公路ZT11标段试验室连续两年被省交通运输厅质监站评为信誉等级A类试验室。抱着证书,这位“好先生”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