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全省交通信息
2024-07-15 13:58 来源:吉林省交通宣传中心
打印 | 字号 : [ ] |

聚焦“乡村畅通工程”丨集安:多措并举 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

  近年来,集安市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夯实主体责任、完善养护机制、创新养护模式、推动“交旅”融合,目前,集安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113公里,列养率100%,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8%,路域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
抓好“三个关键”
完善农村公路养护体系
  建立养护责任架构。集安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明确1名政府分管领导、配备1-2名乡镇助理,协调辖区行政村三委人员。
  组建路长巡查队伍。设立县、乡、村路长153名,安置路长公示牌269块。同时,依托农村公路监测体系和数据平台,开发路长巡查手机APP,监管单位通过记录下达工作任务,以“工作闭环”促“良性循环”。
  完善监管考核体系。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纳入乡镇“四好农村路”绩效考核,建立奖惩制度,并开展“最美路长”评选等活动。
落实“三项举措”
强化农村公路养护效能
  在资金保障上持续发力。该市每年最低保障550万元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年度实际需求加大资金投入,2023年县级财政投入日常养护资金1718万元。
  在路域环境上持续发力。推动开发乡村保洁岗位,并实现村规民约覆盖100%。实施农村公路“路宅分离”“路田分离”,全市具备条件的路段已实现100%分离。
  在交旅融合上持续发力。结合“鸭绿江畔·二十八村”文旅产业开发,在沿线合理布设服务设施。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630万元,打造“美丽农村路”47条、315公里,补植路树4.8万余株,设置景观带等20余处,带动了沿线产业发展。
突出“三个转化”
创新农村公路养护模式
  日常养护群众化。各乡镇建立日常养护队伍13支、175人,通过分段承包等模式,吸收沿线群众参与日常养护工作。同时,交通部门联合乡镇每月开展检查和考评,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
  小修保养专业化。摒弃原有乡镇负责的方式,将小修保养工程交由专业单位承担。同时,连续多年聘请专业除雪防滑企业,负责重要路线的冬季除雪防滑工作。
  大中修市场化。每年聘请第三方单位对农村公路进行自动化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制定年度计划,对大中修工程实行项目化管理,推进大中修养护向市场化转变。
下一步,集安市将继续深化“路长制”管理,拓展智慧化监管,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路域环境,推进集安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交通强省贡献集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