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韩建业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推荐理由:“中华文明并非单一源头或线性发展,而是以‘一元多支一体’的格局,从8000年前的文化萌芽到5000年前的文明成形,始终以‘敬天法祖’为核心信仰,融合多元文化支系,形成独特的‘天下文明’模式。南佐遗址的夯土台基与环壕布局,揭示了黄土高原上最早国家的权力组织能力;良渚玉器与红山神像,则印证了不同区域文明对宇宙观的殊途同归。”
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聚焦关键概念,如“一元多支一体”格局、早期中国的文化与政治起源,结合裴李岗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考古实证,揭示中华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演化路径;下篇深入探讨文明特质,如“敬天法祖”信仰的千年传承、和平性根植于文明基因,并特别强调南佐遗址作为黄土高原最早国家都邑的考古发现,为“中华文明五千年”论断提供了实证。作者认为,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进入国家阶段所拥有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创造的综合文化实体,距今8000多年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阶段,约距今6000年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二阶段,约距今5100年中华文明正式形成并进入“古国文明”阶段,距今4000年左右进入夏代和“王国文明”阶段。
中华文明具有“一元”宇宙观和“多支一体”格局,是一种独特的“天下文明”模式。作者还通过比较视野,分析中华文明与亚欧大陆其他古老文明的异同,阐明其“天下文明”模式的独特性。全书既回应了公众对三星堆、古史传说的好奇,又以严谨的考古学方法论解构想象、还原真相,堪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集大成之作。
初审:贺孟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