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资讯 information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2020-03-12 10:54 来源:
  打印
字号: [ ]

解放思想 拼搏进取 奋力推进全省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经验交流集萃

长春交通运输局:加快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为长春市道路客运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长春市正处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起点上,按照“打先锋、站排头”的要求,深入落实“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力争到2025年实现城区面积、人口“双五百万”的目标。对此,长春市交通运输局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维,以不断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发挥交通运输先行引领作用。

政策引领 多措并举 打造城乡客运一体化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原有公路客运班线运营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周边群众的出行需求。长春交通运输局强化政策引领,多措并举打造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快推进改造进程。

  一是坚持政策引领,依法合规推进一体化改造。以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和《吉林省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实施意见》为指引,深入研究道路客运、公共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对推进双阳、九台等区域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进行可行性论证,确保改造工作既有效满足人民的出行需求,又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法规的要求。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强化组织推进一体化改造。长春市政府将双阳、九台、长德新区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列为2019年度幸福长春行动计划100件实事之一,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定期督办结果。长春新区、双阳区、九台区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筹措、车辆购置、许可办理等问题,引导企业转型发展。

  三是坚持行管统筹,科学设计推进一体化改造。制定了长春市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规划,统筹规划科学优化线路走向,实现与民航、铁路、轨道交通及城市公交有效衔接,方便乘客选择有效交通方式快速接驳到达目的地。完成了长春至九台、长春至双阳、长春至长德新区等线路的改造工作,三条线路共投放新能源车辆108台。

  四是坚持企业运作,顺应市场推进一体化改造。在提升车辆档次、大幅缩短车隔的基础上,对票价进行重新核定,票价总体上较改造前下浮40%,并实行分段计费。企业自筹资金推进信息化建设,为所有车辆配备与公交、地铁通用的卡机设备,与城市公交一卡通实现互联互通,方便市民刷卡乘车。同时,建成集实时监控、数据采集、组织协调、安全监管、决策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指挥平台,大幅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

经济提升 安全出行 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城乡客运一体化让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长春至长德新区、双阳、九台一体化改造线路的开通,为沿线群众出行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有效解决了市民乘车难、出行难的问题。与此同时,道路客运市场秩序得到有效净化。随着客运班线一体化改造运营的逐渐完善,客运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已成为沿线群众出行的首选,困扰行管部门多年的“黑车”非法营运的问题彻底得到根治。此外,乘客安全出行更有保障。一体化改造后,车辆配备既满足了乘车舒适性,更提升了安全运营标准。一体化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改造后,车辆实载率提高了5-7倍,企业收入大幅提升,沿线群众出行意愿得到充分释放。

  下一步,长春市将在进一步总结客运一体化改造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一主六双”产业布局和长春公主岭同城化、长吉一体化发展的安排部署,结合全市公共交通行业体制机制改革,编制长春市农村客运班线一体化改造规划。初步计划列入改造的线路16条,包括长春至公主岭、农安、伊通、长岭、岔路河、东湖、范家屯、怀德、吉林工商学院等方向的客运班线,进一步巩固拓展一体化改造成果,不断满足市民美好出行需求,努力为长春市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当好先行。

吉林市交通运输局:从先行先试到领军领航 吉林市危货运输行业进入智能监管时代

  吉林市素有“化工城”之称,现有危货运输企业103家,危货运输车辆4873台,占全省总量近四分之一。成熟的危货运输市场有力地支撑了吉林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地区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巨大考验。为此,吉林交通运输局先行先试大胆实践,确定了以大数据为依托、以智能化为抓手、以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为框架的安全管理新思路,打造可直接复制推广的危货运输监管“吉林模式”。

打造监管服务平台 创新危险品运输全程监管

  吉林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企业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了危化品道路运输动态监管服务平台。该平台能够对运输专用车辆超载、超速、停放、行驶轨迹等违法行为进行报警和纠正,对企业的监控行为和司机违章行为处理率进行监督。运管部门依托平台实现对企业、车辆和从业人员营运行为的精准监控,实现精准执法和闭环管理。同时,在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支持下,完成了省内危险品运输车辆和外埠危险品运输车辆GPS数据对接工作,外埠车辆监管不再需要车载设备支持,实现对境内危货运输车辆运行轨迹实时管控。监管平台投入使用一年来,吉林市未发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危货车辆违章数量同比下降85%。

制定出台规章制度 严把危险货物运输联合监管关口

  2018年9月,吉林市交通运输局推动市政府以规章形式出台了《吉林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暂行规定》,这是我省第一部危化品道路运输管理专项政府规章,厘清了监管部门职责边界,突出了危化品专用车辆通行路线和禁行区域管理,保障了专用车辆安全通行。

  近年来,吉林市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把除隐患和遏事故作为首要任务,牢牢抓住“人、车、路、企”四大重点工作。一是以营运人员为重点。连续两年开展道路运输培训工作,共接受教育2200人次,安全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1870次,客货运输驾驶员、危货运输押运员等从业资格认定4300人。二是以营运车辆为重点。车辆年审时,对车辆的技术等级、罐体质检等8类问题逐项验收,全部合格方予年审。新增运力一律按照技术等级和环保要求核发《道路运输证》。三是以营运路线为重点。开展跨水源地保护区桥梁整治工程。启动并完成松花江大桥、饮马河大桥等22个跨水源地桥梁桥面径流收集系统、事故应急收集池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标志设置工作。四是以营运企业为重点。严把企业资质准入关,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开展经常性的督查、经常性敲打、经常性鞭策,对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发生事故的企业实行重点监管和“销号式”排查整改。启动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工作,吉林市120户“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企业已全部达标。

建立危货物流园区 实行危险品运输源头统一监管

  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方式,率先在东北地区建立唯一提供安全管理和物流产业链综合服务功能的危险货物物流服务园区。该园区具备车辆停放、维修、加油、罐车清洗等功能,并提供办公室租赁、会议室租赁、餐饮、住宿、培训等服务项目。目前,已经有52家危货运输企业入驻物流园区。通过完善的安全消防设施、环保设施,能够实现集约化管理,有效地消除了管理末端的安全隐患。

  吉林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深化风险和隐患排查治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措施、更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为建设交通强国添砖加瓦。

白山交通运输局:敢担当 善作为 抓落实 破难题 奋力完成全省交通运输重大工作部署

  2019年,白山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全省交通运输重大决策部署,按照“走在前列”的定位,坚持以“最大力度、最高品质、最快速度、最严举措”,铆足干劲,上紧发条,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坚决打赢“畅返不畅”歼灭战 以最大力度推进整治

  按照交通运输部部署,“畅返不畅”整治由2020年调整至2019年全面完成。白山交通运输局坚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主动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将“畅返不畅”整治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日程,召开了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会议,要求地方党委政府担起主体责任,克服困难,紧盯进度、全力推进。市政府定期进行督导,由分管副市长亲自督促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推进整治。最终,“畅返不畅”整治任务全部完成。共投资4.5亿元整治469.9公里,完成计划的112%,在全省动作较快、排名靠前。临江市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靖宇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省示范县。

聚焦紧盯“投资进度”稳增长 以最高品质推进项目建设

  白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全力确保投资稳增长。白山交通运输局实行了重点项目“领导包保”制度和“3+9”农民工工资保障模式,定期召开重点项目推进调度会和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国省干线项目和农村公路实际完成投资5.16亿元和9.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和190%。同时,坚持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十四五”期间,全市规划建设重点交通基础设施总里程2583公里,估算总投资781亿元。

圆满完成“ETC发行”硬任务 以最快速度推进发行

  ETC发行是国家确定的交通运输重要工作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宽。白山市明确了“政府主导”的工作总基调,市政府多次召开推进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由主管副市长牵头推进,落实发行责任,定期分析形势,向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提出具体要求。通过强化宣传、优化服务、拓展渠道、便捷流程和部门联动等一系列举措,在全省率先完成省定发行目标。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治乱”树形象 以最严举措推进综合治理

  认真落实省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议部署,全面开展打击“黑车”、治理超载超限,整治机动车维修行业和打击非法道路运输经营等系列专项行动。加强重点领域线索排查,全面发动群众举报,共发放线索奖励4.2万元,联合公安部门在交通运输领域打掉3个恶势力犯罪团伙和1个“保护伞”,化解7个恶意索赔难题,减少了2770万元项目征地拆迁损失。在严厉打击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之策,开通全省首条城际公交,平均实载率由30%上升到70%,有效挤压“黑车”生存空间。

  2019年,白山交通运输局在三个方面坚持“主动积极”:一是主动积极争取省厅支持。始终保持政策导向与省厅同频共振、步调一致,始终站在全省交通运输发展大局中,谋划发展白山交通运输事业。二是主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坚持在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中争先进位、勇当先锋。三是主动积极担当作为。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使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斗志昂扬。

  下一步,白山交通运输局将认真贯彻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吉林东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梅河口交通运输局:完善政策机制 加大养护投入 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品质

  “十三五”以来,针对农村公路旧路亟待改造日益突出的问题,梅河口市坚持从完善公路养护政策机制入手,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四年来,累计投资3.7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445公里,改造桥梁10座,实施安防工程136公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强化“三个保障” 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高站位建立协调机制。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市级相关领导全面参与、部门、乡(镇)、街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全市新农村建设范畴,并作为市政府绩效考核的重点工作内容。二是强化政策保障,高起点规划旧路改造。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推进县级路、产业发展路和旅游资源路改造,重新修订《梅河口市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资金筹集、建设主体等关键问题,投资2.48亿元完成345公里的旧路改造。三是强化资金保障,高标准加大财政扶持。提出“三年攻坚、梯次推进”的目标,改变筹集模式,除省补贴外的工程建设资金全部由市财政承担。四年来,市财政共投资3.2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建立“三级督导” 全力保障养护工程质量

  一是建立市级领导牵头、市乡村联合包保的督导体系。以乡(镇)为节点划分合同段,形成层层有监督、人人有责任的市、乡、村联合推进包保体系。二是建立交通行业主导,全过程管理质量保障的督导体系。加强施工期、转序期和竣工期的质量监督及检测,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工程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三是建立专业监理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督导体系。推行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监督方式,加强专业化监理对构造物、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和施工工艺的全过程履责监督,施工现场公开监督电话,强化社会监督,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

注重“三个提升” 全方位提高养护品质

  锁定通行、安全、景观三个关键词,全力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质量。一是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加快“畅返不畅”整治。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农村公路进行自动化路面技术状况检测。以加快改造县级路、产业路、旅游路为重点,科学合理制定整治计划。2019年,共投资1.85亿元实施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大中修工程189公里,小修工程358公里,10月,全市547公里“畅返不畅”整治任务全部完成。二是提升安全出行理念,大力整治路域环境。共投资2600万元,完成136公里县、乡、村级公路隐患路段治理;投资3800万元改造危险桥梁7座、新建3座。建立乡村保洁队伍23支826人,新建垃圾处理场和分类式垃圾箱,购置垃圾转运车,全面清理“三小五堆”。高标准做好路宅分离、路田分离,村屯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善。三是提升公路绿美化品位,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市19个乡(镇)中选择100个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越、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村民创建意识强烈的行政村作为重点打造对象,实施“百村示范”工程。同时,由各乡(镇)主导,按照“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原则,打造乔灌结合、花草相宜、梯次相配的千里绿色长廊,建成绿美化景观点168处。2017年以来,市财政投资4500万元,建成“四好农村路”精品示范路线14条130公里。2019年11月7日,梅河口市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荣誉称号。

  “十三五”冲刺在即,梅河口市将不断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全面助力,为建设幸福美好梅河口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前郭交通运输局:重拳打击“黑车”  让百姓出行更安全

  2019年,前郭交通运输局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紧盯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打响了“黑车”治理攻坚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末,累计出动执法车辆2910台次,出动执法人员6822人次,核查可疑车辆4721台,查封违规营运车辆116台。

强化领导 高位谋划 全面提升“黑车”治理工作政治站位

  前郭县委书记孙志刚、县长卓日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要指示精神、传达省市交通运输部门的重要部署,专门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的“黑车”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交通、公安、纪检、宣传等十余部门共同参与,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梳理总结、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松原市交通运输部门相关领导多次深入包保乡(镇)进行明察暗访和督导检查,及时指导“黑车”治理工作。前郭交通运输局全面强化使命担当,局领导带头多次带头走访车主、暗访群众、开展宣讲,切实将“黑车”治理工作紧紧抓在手上。

抽调精兵 完善机构 全面构建“黑车”治理工作体系

  前郭交通运输系统全员动员,精心组建“四支队伍”:一是组建一支综合执法队伍,调配40名精干人员,成立4支执法分队,包点包线分兵把守。二是组建一支暗访工作队伍,抽调33名机关干部,成立11个暗访小组,由分管领导统一调度,循环深入全县各乡(镇)开展明察暗访,找线索、查漏洞。三是组建一支宣传队伍,抽调20名机关干部,组成4支宣传小分队,通过巡回宣讲、设立警示栏、宣传举报奖励办法、召开各层次座谈会等方式,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和群众的参与度。四是组建一支义务监督员队伍,在乡(镇)、村、屯聘请254名群众对打击“黑车”行动进行专项监督,进一步将“黑车”治理宣传、线索摸排等工作触角,延伸到全县各个角落、每个村屯。

部门联动 紧盯重点 全面提高“黑车”治理工作质效

  前郭交通运输局主动协调,县公安局全力配合,相继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风行一号”“风行二号”集中整治行动,并常年参与“黑车”治理综合执法。为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各乡(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村“两委”干部,深入到私家车主家中,开展情况摸查,加强宣传教育,并签订“不参与‘黑车’营运保证书”。同时,为强化宣传整治行动成果,松原日报、松原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前郭发布、前郭政法、沿江路观察等新媒体,进行了立体式、全覆盖的宣传,为“黑车”治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以人为本 疏堵结合 全面化解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黑车”专项整治以来,前郭县的主要乡(镇)、村、屯、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已无“黑车”踪影。为进一步解决客运通行量较少的村、屯群众出行需求问题,前郭交通运输局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研究,推进城乡公交化改造,初步打算在全县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在100公里范围内取消原有班车的固定发车模式,每隔15分钟发一次车,双向运行,实行公交化运营;同时,成立农村出租车公司,解决农村地区客运车辆通达不到位的问题,将客运触角延伸到自然屯,通过多种措施更好地解决群众的出行需求,压缩“黑车”非法经营空间,实现“黑车”治理标本兼治。

  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加大“黑车”整治力度,一方面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深入推行奖励举报制度,引导全社会抵制“黑车”、举报“黑车”;另一方面推动实施公交化改革,全力解决基层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以更加优质的交通运输服务化解“黑车”问题。

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