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民朋友,上午好!这里是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网站互动交流节目——在线访谈。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吉林省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我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交通运输部2016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和省政府2016年民生实事工作的总体部署,为公众出行提供安全、便捷环境,进一步提升我省道路运输便民、惠民、利民的服务能力。为此,我们邀请了省运输管理局党委书记张鹏军。
主持人:张书记,听说今年省运管局实施“六项民生实事“,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张书记:2016年,交通运输部确定了5项涉及运输行业的更贴近民生实事,“便民交通”工程是省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两者统称为六项民生实事:一是全力推进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二是切实做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工作。三是不断拓展道路客运联网售票服务功能。四是稳步提升屯屯通客车比例。五是推行机动车驾培服务新模式。六是深入开展便民交通工程。
主持人:原来如此。那请张书记逐一向广大网友朋友们介绍一下。首先是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
张书记:好的。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交通运输部、省政府和省厅都十分重视。今年,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了市州所在地城市全部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申领更换互联互通卡占全部公交IC卡比率达到20%的工作目标。各地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全力推进。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统筹协调”的原则,借鉴长春、吉林、通化等地的经验,通过地方财政投入、企业自筹资金、引入社会力量等方式推进此项工作。各地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建设主体,实施路径。倒排工期,明确工作时间表。
主持人:第二项是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工作。
张书记:这项民生实事的落脚点是确保道路运输安全。去年,我省的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工作在全国排名不断上升。今年,各地在保持重点营运车辆100%入网的基础上,要确保上线率达95%以上。一是各级运管机构严格按照《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部5号令)的规定,监督运输企业履行对所属车辆和驾驶员动态监控的主体责任,依法严处运输企业不履行监控主体责任行为。同时,严肃查处道路运输经营者使用卫星定位装置出现故障不能保持在线的运输车辆从事经营活动,以及破坏卫星定位装置、屏蔽信号等违法行为。二是各级运管机构把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情况,纳入质量信誉考核内容。作为客运班线招标和年审的重要依据,也要作为车辆更新、客运车辆进站发车的必要条件。三是省局将修改完善卫星定位系统监督考核相关办法,加大考核力度,定期公布各地的监管情况,并约谈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运管机构负责人。
主持人:第三项是不断拓展道路客运联网售票服务功能。
张书记:在实现全省二级以上客运站、手机网络售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联网售票功能,实现二级以上客运站自助取票设备100%覆盖,并拓展移动POS机实现打印补充客票、电子检票等功能,互联网售票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2个百分点,达到3.3%,为纳入全国联网售票平台打好基础。一是省局将制定联网售票系统运行规则,进一步明确客运站、管理机构等各方职责,确保联网售票系统运行安全。二是加快配备自助取票设备,与银行、相关互联网企业等单位合作,为全省二级以上客运站配备自助取票设备。三是开展电子客票试点工作,在客运站组织开展电子客票检票乘车试点,在部分重点客运线路采用移动POS机打印客票替代补充客票试点,逐步取消班线车辆补充客票。
主持人:第四项是稳步提升屯屯通客车比例。
张书记:我省已实现所有建制村全部通客车,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围绕“留得住、有效益”做文章,在巩固建制村100%通客车的基础上,符合通车条件的自然屯通客车率达85.5%。一是积极协调财政等有关部门,探索建立农村客运公共财政保障制度,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落实农村客运的公益服务属性。二是扩大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因地制宜采取片区经营、定制班线、开行隔日班、周班、节日班、赶集班等固定或非固定班次的形式,满足农村百姓出行需求。三是推进农村客运资源整合,鼓励公司化经营,实行线路专营、联合经营、区域专营的经营模式,提高车辆利用率。
主持人:第五项是推行机动车驾培服务新模式。
张书记: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年底前,全省所有驾培机构都要开展先培训后付费、计时培训、按学时收费等新型服务模式,并实现省级驾驶员培训监管服务平台与全国平台的数据交换和对接。一是各地将指导驾培机构实行“先培训后付费”、“一对一”、“一人一车一教练”等新型服务方式,并督促驾培机构公开收费标准、办理流程,通过互联网、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升级改造IC卡计时培训系统,扩展平台功能,实现与全国平台的对接。三是引入学员评价机制,在网上公布驾培机构和教练的诚信等级、培训质量及学员评价,为学员自主选择提供参考。
主持人:第六项是深入开展便民交通工程。
张书记:各地将深入落实省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扩大“公交便民”工程成果,加快推进港湾式停靠站、停车场等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车辆档次。年底前,全省要新增、更新城市公交车1200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比例不低于20%。一是加大对新增、更新城市公交车辆,特别是新能源车辆的补贴力度,全面提高车辆档次。各地一定要抓住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的契机,加快更新步伐,全面提高我省公交车辆数量和档次。二是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自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给予城市公交站场、道路客运站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各地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充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建设一批公交站场,缓解我省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矛盾。三是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步伐,对具备条件的线路实施公交化改造,方便群众出行。省局将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评价工作,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排名,推动各地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进程。
主持人:谢谢张书记的解答。好的各位网民朋友们,您现在收看的是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由于时间关系,本期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张鹏军书记的做客,也非常感谢网民朋友的收看与参与,我们下期栏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