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冬季降雪给公路交通造成严重困扰这一世界性难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科研所持续开展环保道路融雪剂课题攻关,在原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近两年开发出了植物类环保融雪剂。
11月29日至12月1日,吉林省东部山区普降中到大雪,降雪12小时后路面积雪深度已达8-10cm。 科研所抓住“天机”,在当地养路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在高速公路上选择31公里长的路段进行现场融冰除雪试验。
融雪剂撒布前
由于积雪较厚,所以采用了通常的先机械清雪、再撒布融雪剂的方式进行除雪。科研人员在该路段的左右两幅分别撒布融雪盐和植物类环保融雪剂进行对比实验。
在该路段右幅,撒布植物类环保融雪剂10吨,平均撒布宽度约6米,每平方米平均撒布量为54克。在该路段左幅撒布了融雪盐。
在融雪剂撒布过程中降雪仍在持续。植物类环保融雪剂撒布3小时后,路面的冰雪逐渐开始融化,然后迅速松散、消解,经过车辆碾压后,其融雪化冰效力进一步释放,迅速露出黑色沥青路面,保证了高速公路的顺利通车。
植物类环保融雪剂量撒布3小时后融雪情况
融雪盐撒布3小时后融雪情况
据科研人员介绍,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和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阶段反复实验、论证,得出结论:植物类环保融雪剂和融雪盐的成本价格基本相同,与融雪盐相比,植物类环保融雪剂的融冰雪能力提高 5%-10%以上,融雪冰点可降低5℃,碳钢腐蚀率降低 20%以上,环保性能提高50%,对混凝土的侵蚀破损幅度降低40%,对植被的侵蚀性降低35%,解决了困扰公路交通多年的冬季道路撒盐除雪对基础设施、路侧植被、土壤损伤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实现了以最少资源投入、最小环境代价、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通运输发展需要的研究目标。本次通过室外现场实验对比,再次印证了植物类环保融雪剂的融雪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融雪盐。
融雪剂相对融雪能力测试试验
盐溶液下冻融破坏 融雪剂溶液下冻融破坏
实验对象 不同含盐量下的植物成活情况
下一步省交通科研所将继续深化对植物类环保型融雪剂的研究,针对机场、园林、环境保护区等特殊地域提出适用配方,并编制环保型道路融雪剂地方标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力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