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吉林省交通运输厅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
吉交审批函〔2020〕8号
《关于报批抚长高速公路人民大街出口改移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的请示》(长润德〔2020〕121号)收悉。根据《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抚长高速公路人民大街出口改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吉发改审批〔2020〕87号)、《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抚长高速公路人民大街出口改移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吉交函〔2020〕206号),我厅组织有关部门和咨询单位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了审查,现批复如下:
一、 建设规模
抚长高速公路人民大街出口改移工程项目全长12.623公里。主线设置特大桥9203米/2座(其中:滨河特大桥8128米/1座,长春南互通特大桥1075米/1座),涵洞2道,互通式立体交叉2处(永春、长春南),分离式立体交叉1处,通道2处,收费站2处,养护工区1处(与永春收费站同址);另设1条自然村联络线,长度1.965公里。
二、 技术标准
(一)主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2米。其中:行车道宽2×(4×3.75)米,中央分隔带宽3米,左侧路缘带宽2×0.75米,硬路肩宽2×3.0米,土路肩宽2×0.75米;自然村联络线采用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10米。
(二)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其他技术指标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执行。
三、路线
(一)同意主线、联络线的路线设计。
(二)路线起点位于自然村北侧(桩号K306+160),向东偏移既有抚长高速,沿伊通河西侧布线,在柳家窝堡设互通式立交与规划的永春快速路连接,经莲花泡、二十里堡、红嘴子等,通过长春南枢纽互通式立交与长春绕城高速连接,终点设在长春南四环路南侧,顺接亚泰大街快速路(桩号K318+782.749),全长12.623公里。
四、路基、路面及排水
(一)路基
1.同意设计采用的路基横断面型式、设计参数和一般路基设计原则。
2.原则同意根据路段干湿类型和地下水位情况,采用掺生石灰或换填山皮石的路床处理方案。建设期,要注意施工天气,加强路床施工检测验收。
3.原则同意软弱土等特殊路基的处治方案。建设期,要结合工地试验加以优化。
4.原则同意低填浅挖、高填深挖、填挖交界和桥头路基的处理方案。建设期,要注重基底处理的工程质量,保证路基稳定。
5.原则同意以植物防护为主、圬工防护为辅的路基防护方案。建设期,要结合现场情况优化防护段落及型式。
6.原则同意弃土设计方案。建设期,要严格按水保方案及批复要求落实工程措施。
7.清除表土及挖除淤泥,要尽量用于景观绿化及路基防护工程。建设期,要做好表土和淤泥的收集利用工作。
(二)路面
1.同意主线及互通路面结构采用5cm橡胶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表面层+7cm中粒式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中面层+12cm沥青稳定碎石(ATB-25)下面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6:94)基层+20(18)cm水泥稳定碎石(5:95)底基层+20(25)cm天然砂砾垫层;原则同意收费广场、收费站场区和桥面铺装的路面结构方案。
2.同意既有抚长高速、长春绕城高速旧路利用段采用铣刨5cm沥青混凝土面层、重铺5cm橡胶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面层的处理方案。
3.建设期,要结合工期安排完善施工组织方案,合理优化施工工艺工序,保证路面施工质量。
(三)排水
1.原则同意设置边沟、急流槽、拦水带等集中排水方案。建设期,要结合水文地质加以优化,保证排水设施与地形、地貌的充分结合,充分发挥排水系统功效。
2.同意318+330-318+782.749段设置市政雨水管线,长春南收费站场区排水接入市政雨水管线。
五、桥梁、涵洞
(一)桥梁
1.桥梁的桥型选择及孔跨布置基本合理,原则同意桥梁设计。
(1)K310+645-K316+025标准段采用桥梁方案,上部结构采用预制小箱梁、变截面现浇大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肋板台、桩基础。
(2)永春互通主线桥梁: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预应力混凝土等(变)截面现浇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或H型墩、桩接盖梁桥台、桩基础。
(3)永春互通匝道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现浇连续箱梁、钢筋混凝土连续梁、钢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花瓶墩、H型墩、固结墩)、肋板台、桩基础。
(4)长春南互通主线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或桩基础墩、肋板台、桩基础。
(5)长春南互通匝道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钢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或花瓶墩、肋板台、桩基础。
2.原则同意按照长春绕城高速八车道改扩建需求,本期加宽改建长春绕城高速2处大桥。建设期,要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新旧桥梁良好衔接。
3.原则同意桥梁抗震、防雷设计方案。建设期,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建设桥梁抗震构件及防雷接地设施,确保桥梁安全。
4.原则同意桥梁耐久性设计及养护维修设施方案。建设期,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落实到位,提高桥梁防水、防冻功效,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5.建设期,要严格规范钢结构桥梁的材料选用,加强钢桥现场施工组织,落实好钢桥耐久性设计及防腐涂装等要求。
(二)原则同意涵洞设计方案。建设期,要做好与沿线排、灌系统的衔接。
六、路线交叉
(一)互通式立交
1.永春、长春南互通式立交选型合理,技术指标运用适当,原则同意互通式立交设计。
2.永春互通式立交位于项目与规划的永春快速路交叉处,中心桩号K309+768.136。同意永春互通式立交采用双T型方案。
3.长春南互通立交位于项目与长春绕城高速的交叉处,中心桩号K316+964.207。同意长春南互通式立交采用对角象限双环式方案。
4.建设期,要做好起点抚长高速路段、终点长春绕城高速路段的施工组织和交通组织,保证运营秩序与安全。
(二)分离式立交
1.分离式立交的桥型选择及孔跨布置基本合理,原则同意分离式立交设计。
2.K307+561分离式立交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肋板台、桩基础。
(三)通道
1.原则同意通道设计。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柱式台、桩基础。
2.建设期,要结合现场情况完善交叉道路设计,实施好通道排水工程,方便沿线群众使用。
七、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一)原则同意安全设施及管理、养护、收费、监控、通信设施设计方案。
(二)原则同意设置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轮廓标、防眩、防撞等安全设施。建设期,要结合安全性评价,优化安全设施设置,重点加强互通式立交、分离式立交等路段的安全设施防护。
(三)原则同意采用开放式收费制式。建设期,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ETC车道和门架系统设置。
(四)原则同意监控系统方案。建设期,要着重落实好互通立交、收费广场等区域的监控方案。
(五)原则同意通信管道及外场设备基础工程设计。建设期,预留预埋工程要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并做好界面衔接。
八、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一)原则同意与路基防护相结合的环保景观设计。建设期,要结合长春市南部新城建设规划,加强沿线综合景观的保护与建设。
(二)建设期,要严格按照环评报告及批复要求,落实好对环境敏感点采取的保护设施;要严格按照水保方案及批复要求,做好用地复垦和植被恢复,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九、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自开工之日起3年。
十、施工图预算
(一)预算取费标准和计价依据符合国家和吉林省有关规定,核准施工图预算总金额为596882.67万元(不含房建、10kV外电工程,详见附件)。
(二)建设期,项目法人要加强工程管理,合理控制造价。
十一、安全施工
施工期应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保证安全生产投入,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十二、其他要求
(一)项目法人要加快完成房建、10kV外电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及时报我厅审批。
(二)开工建设前,要进一步补充完善个别工点的地质勘察工作,确保桥梁结构物安全。
(三)开工建设前,要按照《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履行路政审批相关程序。
(四)项目法人要组织做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优化完善质量检测验收体系,做好阶段性技术总结,及时改良施工工艺工法。
(五)项目法人要重视钢结构桥梁建设管理,严格规范钢结构材料选用、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严格落实耐久性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加强质量监督,保证建设质量。
(六)项目法人要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组织参建单位实施好“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的积极作用。
(七)项目法人应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提升公路建设理念,完善建设管理制度,切实将绿色公路理念和品质工程要求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各方面。
(八)参建单位进场后,项目法人要组织做好技术交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2020年7月14日
网站主办单位: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联系方式:85097564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大路251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220000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