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政务 government affairs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2024-12-30 13:45 来源:
  打印
字号: [ ]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省道其太公路(S303)五台乡广兴当至大房身高台子段建设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的批复

吉交审批函〔2024〕12号

德惠市省道其太公路工程建设办公室

  《关于报批省道其太公路(S303)五台乡广兴当大房身高台子建设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的请示》德其建字〔20249号)收悉。根据《吉林省发展改革关于省道其太公路(S303)五台乡广兴当大房身高台子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吉发改审批〔2024276号),我厅组织有关专家和部门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了审查,现批复如下

  一、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一)本项目路线全长18.858公里。中桥131米/2座,其中拆除新建44米/1座完全利用87米/1座小桥127.5米/5座,其中维修利用23.5米/1座拆除新建104米/4座涵洞11道,其中拆除新建6道新建5道平面交叉40处汽车停靠站1对。

  本项目总体采用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的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2米,其中行车道宽度2×3.75米,硬路肩宽度2×1.50米,土路肩宽度2×0.75米。文物保护区、城镇街区等受限段落维持原技术标准。柳条新边遗址段(K16+240~K16+750,长度0.51公里,采用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8.0米五台乡街区段(K20+100~K21+727,长度1.627公里,采用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二级标准,路基宽度11.0

  (三)新建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小桥及涵洞设计洪水频率为1/50。其他技术指标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规定执行。

  二、路线

  (一)路线起于德惠市五台乡广兴当(德惠市与长春市九台区交界处),起点桩号K16+240,路线总体走向为自东向西,穿越柳条边遗址保护区,在莲花山村北侧与国道绥沈公路(G203)平交,沿旧路经五台乡、新立屯、浮家村上跨沐石河后经王家崴子止于大房身镇高台子村,与其太公路高台子村至国道G102段顺接,终点桩号K35+098.349,路线全长18.858公里。

  (二)原则同意路线设计方案。建设期应根据安全性评价意见,进一步加强小半径曲线等路段的交通安全措施保障

  三、路基、路面及排水

  (一)路基

  1.同意设计采用的路基横断面形式、组成设计参数及一般路基设计原则。

  2.原则同意水田、低洼积水等特殊路基的处理方案。建设期,应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及物理力学试验结果等进一步优化。

  3.原则同意新、旧路基的加宽衔接方案。建设期,应注重提高新、旧路基拼接部分的基底承载力,有效控制差异沉降。

  4.原则同意低填浅挖、桥头涵台等路基处理设计方案。建设期,应进一步提高基底处理的工程质量,确保路基安全稳定。

  5.同意采用植物防护燕尾槽型预制块防护等路基防护设计方案

  (二)路面

  1.同意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方案。采用4厘米粒式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上面层+5厘米中粒式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下面层+32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5:94.5+22/18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4.5:95.5+20厘米天然砂砾功能层(潮湿段)

  2.同意桥面铺装及其他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建设期,应进一步做好旧路材料的回收利用。

  3.建设结合工期安排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采用科学适用的施工工艺和确保路面工程质量

  (三)排水

  原则同意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方案。建设期应结合现场水文地质情况进一步完善排水方案

  四、桥梁、涵洞

  (一)新建桥梁的桥型选择及孔跨布置选用基本适当,原则同意新建及利用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案。新建K24+906.3新立中桥及小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密置低高度T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柱式台、轻型台,基础采用桩基础。

  (二)涵洞设置的位置、交角和型式基本满足路段排水需要,原则同意涵洞设计方案。建设期,应根据现场实际进一步优化,处理好与排水设施的衔接。

  )建设期,应将桥涵耐久性设计及养护设施设计方案落实到位,进一步提高桥涵构造物防水、防冻功效,延长使用寿命。

  五、路线交叉

  原则同意平面交叉设计方案。建设期,应重点实施好与被交道的衔接设计,确保交叉口路基安全稳定、路面平稳顺畅。

  六、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一)原则同意交通标志、标线、护栏和视线诱导等安全设施设计。

  1.建设期,做好标志、标线、护栏等安全设施材料的进场检测验收,保证安全设施施工质量

  2.建设期,应实施好平面交叉安全设施各项设计,加大现场安全保障力度,确保交通安全。

  )原则同意公共汽车停靠站的设计方案。建设期,应结合当地群众出行习惯和特点进一步优化。

  七、环保景观、其他工程、筑路材料

  (一)原则同意环保景观设计方案。建设期,要按环评、水保报告及批复要求,严格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加强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营造

  (二)原则同意改道、改沟设计方案。建设期,应根据沿线居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进一步优化。

  )原则同意基于实际调查、试验检测拟定的筑路材料方案。建设期,应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材料检测和工艺控制,保障工程质量。

  八、施工组织设计和预算

  (一)原则同意施工组织设计。建设期,应落实好如下要求:

  1.按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施工路段交通安全管理的通知》(交办公路函〔20221684号)相关要求,加强施工路段管控组织人员对重点路段开展交通疏导;充分考虑沿线群众出行需求,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临时交通组织方案,切实保障交通安全通畅。

  2.认真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切实做好临时施工场地、施工材料运输等环保工作,确保不对农业生产、林业树木、河流水体等造成污染。

  (二)预算的取费标准和计价依据符合国家及吉林省的有关规定,核准预算总金额为16784.47万元。建设期,要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严格控制造价。

  九、安全施工

  项目法人应进一步加强工地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组织现场施工,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施工安全。

  十、其他要求

  开工前及建设期间,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水利、自然资源、文物等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尽快取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和文物评价相关意见,加快推进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及时办理开工许可手续。

  (二)按照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吉林省公路条例》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就与其他公路交叉情况提前办理行政许可手续;施工阶段,要加强现场巡视巡查,发现穿跨越公路及在公路用地范围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或者利用桥梁、涵洞铺设电缆等情况,应及时向路政管理部门报告。

  (三)组织做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优化完善质量检测验收体系,做好技术应用总结,及时改良施工工艺工法,保证工程质量。

  (四)以创建绿色公路、打造品质工程为目标,学习先进的建设管理理念,建立健全施工标准化规章制度,加强工程管理,将理念要求贯彻落实到位。

  (五)参建单位进场后,要组织做好设计技术交底,做好各专业界面衔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国家及吉林省有关要求,积极组织实施以工代赈,吸收当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全力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创收。积极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各项保障措施,及时支付工程款,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20241230    

初审:王为达

复审:张铁英

终审:宋家琦


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