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黑色的绸带,她逶迤绵延在草原腹地,印刻着高速公路建设者筚路蓝缕、锲而不舍的奋斗足迹;这是一条用心血和汗水铺就的对外通道,她打开了一条北上哈大齐、南下环渤海的“大通道”,将200万鹤乡人民渴望融入大交通的梦想变为现实;这是“省地共建”项目当之无愧的智慧结晶,承载着白城加快发展、加速崛起振兴的美好愿景,折射出区域经济随交通的上档升级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峥嵘历程……
10月底,嫩江至丹东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嫩丹高速公路)坦途至黑水段二期、三期将交工通车,这条纵贯东北三省的重要省际大通道,如蛟龙卧于八百里瀚海,将使白城实现北接哈大齐、南连京津唐、东进长吉图、辐射蒙东地区,为白城加快推进生态建设、扶贫开发、经济发展、老城改造四项重点工作,加快建设我省西部生态经济区,带动我省西部资源开发、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大交通 大机遇 大发展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重塑交通区位优势
完善的交通网络,是经济发展的血脉,是经济社会腾飞的坚实跑道。白城,对此感受更深,体会尤切。
白城市地理区位优越,辖区内坐拥松辽科尔沁,臂揽嫩江、洮儿河,襟带大小兴安岭,怀抱向海、莫莫格,是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和周边二三百里内一个较大的区域中心城市,也是黑龙江西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入关的必经之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规划第四条欧亚大陆桥、 “中蒙大通道” 、“长吉图”规划对外交通主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可以说,白城的发展始终贯穿着交通的发展和变革,交通如同白城的脊梁与命脉。因此,嫩丹高速公路自建设伊始,备受各方关注。
嫩丹高速公路是吉林和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东部地区入关出海的省际大通道,其中,途经吉、黑两省的双辽至嫩江段(双嫩高速)已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也是《吉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五纵四射三横两环十联”路网布局中一条重要的纵线。这条交通大通道北起黑龙江嫩江县,途经吉林省白城市镇赉、洮北、洮南、通榆等4个县(市、区),向南可达丹东、营口等港口城市。在建的镇赉坦途至洮南黑水段是嫩丹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通车,对加快沿线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我省西部生态区建设,促进区域间经济社会联系,实现资源和经济优势互补等具有重要意义。
嫩丹高速公路坦途至黑水段全长156公里,总投资71亿元,分三期建设,采用“省地共建”模式管理,一期镇赉至白城段含珲乌高速共用段共48公里,2012年冬季开工,于2014年10月下旬实现了交工通车;2014年下半年,提前开工建设了二期镇赉至坦途段51公里、三期白城至黑水段57公里,将于今年10月末通车。至此,嫩丹高速公路坦途至黑水段将交上满意的答卷。
回顾建设历程,这条高速公路自建设起就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
副省长姜有为多次调度项目建设,对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并要求各部门、各级政府要转变观念,把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共同社会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各负其责,主动服务,从大局出发积极解决项目建设的难点问题,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省交通运输厅把嫩丹高速公路作为“省地共建”项目的示范工程,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有力有效指导,使项目得以快速推进。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常晓春多次赴项目建设一线,检查指导项目建设,他强调,要继续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抢抓建设工期,强化安全生产,进一步提升白城市的区位优势,更好地促进发展。
省公路管理局将嫩丹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全局重点工作,狠抓工程质量和进度。局长沈瑞峰多次深入项目建设一线现场办公,要求充分发挥“省地共建”优势,强化合同约束,落实各方责任,细化施工组织方案,严格管控工程安全、质量、资金、进度,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同时,省公路管理局重点办将其作为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的示范项目,进一步规范现场管理行为,突出过程控制,强化细节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
白城市委市、政府把嫩丹高速公路列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头号工程,成立了白城市嫩丹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直26个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1个高速公路建设办公室,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李德安任主任,负责日常建设管理;另外设立了征用土地及房屋拆迁、征用林地、电力光缆拆迁、政策保障4个协调组,确保各部门责任落实到位,形成了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嫩丹高速公路建设的工作格局。
可以说,每一次重大部署,都来自各级领导的科学决策;每一次工作推进,都凝聚了建设者的智慧与心血。嫩丹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是省交通运输厅、白城市委市政府和省公路管理局大决策、大战略、大规划的结晶,是各级领导超前思维谋划、善于破解难题、敢于担当重任的结果,为白城构筑起全市全面连通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东部交通运输网络,融入辐射长吉图和环渤海经济区的大循环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
合则强 合则壮 合则利 省地齐心协力 共谋项目建设
嫩丹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能够顺利推进,源于省交通运输厅与白城市委市政府就项目建设采取“省地共建”模式形成高度共识。白城市委、市政府认为,嫩丹高速公路建设不仅是省交通运输厅的职责,更是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省地共建”就是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省、地两级项目法人依据合同约定,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义务、资金投入等内容,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管理,各负其责,使高速公路建设得以顺利、高效实施的一种建设管理模式。
“采取‘省地共建’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创造性,尤其是在征地拆迁和保障建设环境方面作用更加明显。”省公路管理局副局长、重点办主任付巍说。
征地拆迁工作,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白城市将其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更将其作为全市干部的一场大考,主动承担起项目征地拆迁的主体责任,明确市政府是征地拆迁的主体,县、乡、村为具体实施单位。市、县、乡、村签订四级征地拆迁协议,以责任状形式层层落实责任,实施包干推进,必保完成征拆任务。为进一步抓好征地拆迁,市政府建立目标倒压机制和考核问责制度,先后组织召开7次调度会,乡镇负责同志直接参会,存在的难点会上直接汇报,市领导现场协调解决,落实情况由市政府督查室进行定期督查;责成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群众一线,多次向所涉农民讲解项目建设的意义、有关政策和补偿标准,努力做好劝解工作,确保群众工作到位;对政策理解偏差或存在误解的,主动为征拆户当好参谋算好账,讲透政策,用真情化解群众误解,做到了依法拆迁、和谐拆迁、阳光拆迁。市直国土、林业、住建、规划、水利、环保、公安、信访、城管、电力、通讯等有关部门及镇赉县、洮北区、洮南市、经开区、工业园区、生态新区主要领导都对嫩丹高速项目给予极大重视,有关领导亲自研究、亲自安排、亲自深入现场;各县(市、区)、开发区(园区)及有关部门同志积极踏查路线、入户交谈、解释政策、化解矛盾;沿线群众给予极大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主动让出耕地、林地和房产等,渴望融入大交通。各方通力合作,征地拆迁工作得到了快速推进,在嫩丹高速公路二期、三期未开工建设之前,全线征地拆迁工作就已完成95%以上,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省地共建”模式的优势不止于此。
通过采取“省地共建”,省公路管理局重点办与白城市交通运输局充分整合技术管理人才资源,省公路管理局重点办选派优秀技术管理人员组成嫩丹项目指挥部,常驻施工现场开展监督、指导和服务,帮助研究解决难点问题,统筹项目建设;白城市交通运输局组建了以局长李德安为主任,抽调各级交通部门管理精英共24人组成的白城市公路工程建设办公室,负责项目具体实施。
省地群策群力,两支队伍共32人投入到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不仅解决了省级项目法人单位任务重、专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的问题,也充分发挥了地方交通部门技术管理人才的聪明才智,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省地两级依合同约定各负其责,互相监督、互相支持、互相补位,增强了管理层次、深度,使建设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控制上了“双保险”。
“合则强,合则壮,合则利。回看整个建设过程,这句话可以说是对‘省地共建’最好的诠释。”付巍说。
标准化 规范化 精细化 实行科学管理 打造精品工程
修一条路,架一座桥,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丝毫不能马虎。省公路管理局重点办在总结嫩丹高速公路一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项目二期、三期全面、深入开展施工标准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水平,促进项目建设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建立科学的施工标准化管理体系,把嫩丹高速公路打造成施工标准化示范项目。
2015年初,省公路管理局重点办与白城市公路工程建设办公室联合印发《嫩丹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分准备阶段、组织试点阶段、全面推广阶段、总结提高阶段、评比表彰阶段5步走,全面落实标准化建设体系,使“项目管理制度化、工程施工标准化、质量管理精细化、安全生产规范化、廉政建设系统化”,让标准化施工、规范化管理融入到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力求全面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努力打造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同时,完善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制定了《省地共建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标准化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和《嫩丹高速公路标准化示范工程评选实施细则》,修订、完善了《工程标准化管理手册》和《质量安全管理巡视制度》等8项制度办法。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按照“实施方案”分别制定了“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并制订、修改、完善了多项管理制度和办法。在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工程管理体系框架下,形成了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注重用先进的管理理念领导和指导嫩丹高速项目建设,强化施工建设职责化、标准化、精细化“三化”管理。职责化,即实施软指标硬化、硬指标量化,严格按照职责开展工作,打造交通品牌工程。标准化,即对施工技术、项目管理、工程质量及监督等,设置了符合实际、符合规范的标准,着力构建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精细化,即认真按照《工程管理手册》要求,狠抓了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树立精细意识,强化精品理念,让精细引领精品。
“现场好管理,环境很舒适,安全生产做到极致。”谈起施工标准化建设活动,白城市公路工程建设办公室管理人员陈重十分欣慰地说。
走进施工单位项目部驻地,四周设有围墙,有固定出入口,办公区、生活区及车辆、机具停放区等布局科学合理,场区内道路平整,排水设施完善,庭院环境优美;驻地办公用房突出功能设计,各类办公用具一应俱全,甚至淋浴房和厕所也有相应人性化设置,确保满足建设者日常生活需要,处处可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当然,这只是施工标准化一角。
路基填筑材料规格统一、结构物回填每层填筑的压实厚度不超过15厘米、钻孔灌注桩制定严格的施工流程、加强对临时便道及便桥的维护和洒水、预制箱梁片片有档案……走进项目施工管理现场,处处可见施工标准化的影子,以往施工现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白城市公路工程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梁爱伟介绍,开展活动以来,全体参建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树立驻地建设、场站建设、预制场建设、试验室建设,全线各个标段争相树立样板。
为了促进各个标段共同提高建设质量,几年来,每逢重要工序即立即组织各标段施工管理人员到先进标段去“取经”,提升项目整体质量。仅在2015年,先后组织召开三期三标小件工程现场会、三期一标预制场地现场会、二期三标路基施工现场会等共6次,对拌和站、预制场、沥青混凝土摊铺现场等关键部位,实施远程监控,进行动态监督、动态管理,开展专项监督检查12次,动态监督施工行为,使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
与此同时,省公路管理局重点办与白城市公路工程建设办公室建立施工标准化考核运行机制,制定了《省地共建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标准化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和《嫩丹高速公路标准化示范工程评选实施细则》,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别制定相应的办法与细则。按照“重点办、白城建设办、总监办、驻地办和施工单位”的管理层级建立了层级量化考核管理方式,上层级对下层各级监督、检查、考核。两办采用阶段考核、日常巡查和重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重点办双月一次阶段考核,白城建设办每月一次阶段考核。每阶段集中考核后,综合阶段考核、日常巡查、督查和有关层级检查等情况下发通报。重点办依据考核结果对建设办和总监办实施奖罚,建设办对驻地办和施工单位实施奖罚,这是标准化活动得以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
安全生产工作亦是施工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省公路管理局重点办与白城市公路工程建设办公室全面推行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对组织保证、安全员设置、教育培训等做出了硬性要求,还对项目总体安全技术交底、重(难)点项目、关键部位、特殊工序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了编制,明确安全防护措施和注意事项。同时,一方面,抓好隐患排查整改。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工作组,实行每月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深入开展了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改工作和嫩丹高速“平安工地”创建活动,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安全质量情况,定期进行检查排查,及时下发《工程安全质量督查意见通知单》,有效落实整改措施,做到平安施工。另一方面,强化安全质量自检。严格落实安全监控管理制度,坚持经常化和随机化相统一,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方式,深入施工现场巡检、抽检和例行检查安全质量。在抓好各合同段自查自纠工作基础上,通过采取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干什么”的原则,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施现场办公制,不折不扣地抓好整改和落实,做到施工进度与施工安全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确保安全生产常态化。
通过标准化建设活动,复杂的问题变得程序化,模糊问题变得具体化,分散的问题变得集成化,成功的方法变得重复化,工程建设各阶段项目管理工作得到了有序衔接,整体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又好又快实施大规模建设任务提供保障。
一个支部 一个堡垒 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筑牢稳固思想根基
好路就是一座“丰碑”,一个好的党支部更是一座能战斗的坚强堡垒。在嫩丹高速公路建设这1200多个日夜里,省公路管路局重点办以争创“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的“六有”党支部为目标,开展了通过服务贴近全体职工、团结全体职工、引导全体职工、赢得全体职工的“六有”党支部创建活动,在项目建设上发挥着典型引领作用,为项目建设筑牢稳固的思想根基。
省公路管理局重点办领导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主任付巍克服分工担子重,工作任务紧等困难,坚持扎根一线,即使因过度劳累引发心脏不适,在医生要求必须住院的情况下,也只是利用休息时间输液治疗,丝毫没有影响正常工作。副主任马友是重点办政治思想工作的舵手,同志们思想上有“疙瘩”,都愿意跟他说,他通过和风细雨的劝慰、丝丝入扣的开导,能很快让大家重展笑颜。工程科科长杨润超是专业技术的“大拿”,工作扎实细致、勇于担当、任劳任怨,今年6月,正值嫩丹高速公路施工处于攻艰阶段,为保证管理到位,他在工地连续驻守一月有余,连孩子参加中考都没能陪同。
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上,白城市交通运输局也不遑多让。李德安作为白城市交通运输局主抓嫩丹高速项目的主要领导,经常带头深入工地一线,帮助施工企业解决难点问题,并先后组织开展“决胜嫩丹高速百日攻坚”和“60天大会战”活动,促进工程提质、进度提速。白城市公路工程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梁爱伟,针对工程建设用地批复等前期工作,积极协调市有关部门,使该项目1252公顷建设用地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批复,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还有包树人、魏涛、陈重等一批工作人员常年吃住工地,解决征地拆迁难题、把控工程质量、跟踪项目进度,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此外,在项目建设中,省公路管理局重点办和白城市交通运输局从强化组织实施入手,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书,发挥“五加二”、“白加黑”的连续作战精神,借强势、争主动、快推进。突出大干快上、争先赶超,连续3年开展“决胜嫩丹高速60天大会战”活动,一场又一场抢时间、争速度、比质量、强安全的竞赛在各施工现场之间悄然进行,建设进度全面提速。白城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局机关全体党员深入嫩丹高速项目一线,开展了“观摩、劳动、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把嫩丹高速公路向阳互通作为党员示范工程,组建了党员突击队,以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带动工程加快建设。
省公路管理局重点办和白城市交通运输局还将加强廉政建设作为保障嫩丹高速公路快速推进的重要手段,确保工程优质、队伍优秀、人员安全。
省公路管理局重点办坚持狠抓廉政工程建设,带领全办同志在建章建制、宣传教育、具体落实上下了很大功夫,并结合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活动,重新梳理、完善了相关制度,通过组织学习、专题教育等方式,进一步做好党风廉政工作系统化建设,使廉政建设不仅“上墙”,还要“上心”。为加强嫩丹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省公路管理局重点办聘任党风廉政建设义务监督员,并对外保密身份,将义务监督员落到实处,使其发挥作用;积极邀请省局纪检部门同志监督、检查、指导工作,为办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强大助力,在建设项目范围内形成无人敢违纪、无人能违纪的风气。
白城市公路工程建设办公室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面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突出资金安全,实行计量支付,每次拨付前都要层层审批,并公开拨付情况,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杜绝了廉政风险隐患。同时,针对嫩丹高速项目建设实际,注重加强廉政知识辅导和岗前培训教育。2013年至2016年,每年春季项目复工建设前,都邀请市纪委、省交通运输部门有关领导和专家,对全体建设管理人员进行廉政教育培训。2016年上半年,还对参建单位113名管理人员开展了廉政测评,对项目办、总监办、驻地办负责人,进行了廉政谈话,同时在嫩丹高速公路建设一线举办了廉政漫画展,进一步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
筑一条通途,谱一首交通运输激昂凯歌;
促一方发展,绘一幅繁荣昌盛优美画卷。
嫩丹高速,这是一条经济“腾飞之路”。这条如梦如幻的蜿蜒巨龙,是贯穿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使白城实现了北接哈大齐、南连京津唐、东进长吉图、辐射蒙东地区,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发展后劲更加充足。
嫩丹高速,这是一条人民“致富之路”。这幅壮美绝伦的悠长画卷,实现了公路建设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和谐统一,满载着鹤乡人民奔向小康的美好希望,必将带动沿线群众增收致富,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饶波 通讯员 郭旭先 未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