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四好农村路”建设侧记
“以前,村里没有路灯,晚上出门都得拿手电,还都是土路,坑坑洼洼,雨天出门都穿靴子,怕泥水伤了鞋。后来,我们村修了水泥路,去年又改建了柏油路。现在,路连到家门口,车通到家门口,干啥都方便!”说起村路的变化,大安市安广镇永强村村民郭俊英感慨道。
近年来,大安市持续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今年,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45.599公里,建设投资11998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0610万元,占年计划的88.5%。
货车开到家门口 解决村民烦心事
在乐胜乡永乐村,乡道旁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边,秋风拂过,玉米秆“沙沙”作响,饱满的玉米棒傲然立于秸秆之上,目之所及,皆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今年,乐胜乡的农村建设力度“空前”。乡政府至永乐村公路建设规模9.18公里,建设投资2936万元,目前已完成路基加宽,完成投资2200万元;危桥项目2座,建设投资658万元,已完成桩基础及预制板梁,完成投资478万元;自然屯通硬化路项目建设规模5.316公里,建设投资372万元,已全部完成;续建联网路项目建设规模4.403公里,建设投资1626万元,已完成路基路面和部分交安及绿化工程,完成投资1360万元;建制村通双车道项目建设规模26.7公里,建设投资6406万元,已完成路基路面和部分交安工程,完成投资6200万元。
“原来的这条路比较窄,大车进村收粮、收西瓜无法‘错车’,都是老百姓自己把粮食、西瓜装好拉出去,费时、费工、费力还卖不上价。道路加宽以后,大车收货可以直接开到老百姓家门口,不用再担心‘错车’问题。”在乐胜乡政府至乐胜乡永乐村公路建设施工现场,施工负责人李晓东说。
公路管理 我们想得很周到
在永乐村口摆放的大安市“路长制”公示牌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路线名称、起止点名称、长度、养护单位等各类内容,还可以通过手机扫描公示牌上的二维码查看更多道路信息。
“我们考虑到一些不便使用智能手机的百姓,公示牌上同时提供了联系电话,老百姓可以通过监督电话,第一时间反映道路上可能存在的病害,还有沿线道路设施上的缺失。上报以后,我们的养护单位会第一时间进行查看,并及时进行维修,保障乡村道路保持良好情况。”大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丁雪野介绍,近年来,全市18个乡(镇)政府已经建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规范管理职能;建立完善市、乡、村三级“路长制”和路长管理责任体系及运行机制,落实乡级专职工作人员;强化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同时,为切实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大安市交通运输局印发了《大安市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大安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督导考评办法》,依据“路长制”规范管理工作。
不仅如此,按照省公路管理局《关于开展2022年度“十大最美农村公路”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大安市创建美丽农村路6条114.899公里,计划投资500万元,积极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引领带动全域“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村路养护 要下真功夫
在乡道胡太线上,59岁的养路工管海波正在清理道口,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修剪杂草、清理道口。“每天我都用土把路口填平,这里经常过车,还有牛和羊,没几天就需要重新修整。”重复的工作并没有让管海波厌倦,他觉得:“当一个养护工挺好,离家近,能为村里做点事情,让大家更安全平稳地走在路上,也算是造福村民的事。”
修路是打基础,养护更见真功夫。今年,大安市计划投入养护资金2465万元,特别是在全省率先大面积使用智能检测对农村公路进行监管、养护。
“目前,我们实时监测里程已达到2032.458公里,县道、乡道、村道检测比例已完成100%。”大安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延哲介绍,大安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已初步形成常态化、机械化、专业化、智能化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已完成坑槽修补7406.68平方米,翻浆处理2532.85平方米,灌缝257.86万米;修整路肩52.23万平方米、边坡21.34万平方米,打草43.45万平方米,施划标线1.62万平方米,检修轮廓标260个、道口桩185个、里程碑30块,粉刷道口桩286个、里程碑55块;更换宣传牌46.4块;公交站点维护12处;植树9510棵,路树刷白18000棵,共完成投资2068.7万元。
修好致富路 引来“金凤凰”
红岗子乡李围子屯的村路旁有多个在建的养殖厂房。“这条路2019年开始谋划,2020年开始建设,2021年完工。路修好了,企业也纷纷入驻示范园,并逐步扩大规模,带动了沿线经济增长。”大安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翟智说。
“我们2018年来到这里,那时还是水泥路,路况不好,坑坑洼洼,交通不便利。现在路好了,运输更加便利,生产周期缩短,效率提高,产值提升,效益自然也增加不少。”安大牧业负责人李龙阁说,路修好了也给他增添了信心。目前,他们正在路东建设牛棚,计划建设27栋,其中9栋将在10月末完工投产,将养殖2950头安格斯母牛;在路西建设白羽肉鸡生产基地,今年年底将从30栋扩建到90栋。“明年我们会迎来一个飞跃,预计增收能够达到3.6亿元。”
“四好农村路”建设给沿线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而国省干线项目的加快推进,则带给县域产业发展更多的内生动力。目前,大安市省道舍乾线(S516)舍力至海坨乡段公路工程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向着年度目标发起最后的冲刺。据了解,该项目起点位于舍力镇,途径叉干镇、大安马场和风水山牧场、新平安镇,终点位于海坨乡,全长66.602公里,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0米,路面宽度8.5米,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项目总投资46016万元。建成后,将提升整条公路的运输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促进舍力镇、叉干镇、新平安镇、海坨乡等4个乡镇和大安马场、风水山牧场等2个场站以及公路沿线的36个行政村经济发展,缩短牛心套堡国家湿地公园通行路程,形成新的旅游公路,有力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已完成中桥路基工程66.602公里、沥青路面60公里,桥涵及构筑物全部完成,近期将全部完工。
大安市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只是我省普通公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干支相连的普通公路网串起了一路风景,带动了一片产业,造福了一方百姓。(代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