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资讯 information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2019-07-18 10:39 来源:
  打印
字号: [ ]

这里,驻守着18名航道卫士

——记全省“工人先锋号”、省航道局图们江防川航道管理分局

  在素有“东方第一哨”美誉的吉林省珲春市防川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水为伴,驯水为生;他们远离家乡,筑江为路;他们驻守边疆,保障通航;他们守卫航道,承载出海梦想。他们就是省航道管理局图们江防川航道管理分局的18名航道忠诚卫士。2019年4月被吉林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

肩负责任 扛起界河管理的大旗

  自2011年以来,他们风雪中战严寒,烈日下战酷暑,在茫茫滩涂上风餐露宿,不舍昼夜,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历时2年,占地13260平方米的图们江流域第一个航道管理站点拔地而起;完成图们江航道维护性疏浚32.4万立方米,航道巡查19700公里,设标17座,保障了边防水上巡逻及地方旅游船舶航行安全;完成航道测量336.8公里、航道地质勘察267公里,设立首级控制测量点51个,设立水位观测站2处、取得观测数据20800个,弥补了图们江航道基础资料缺失的不足,为航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17年,开展中朝俄三方联合调查时,他们苦练技术,参与调查;他们疏浚航道,力保航行畅通;他们服从大局,调整场地;他们检修船舶,提供补给,得到了外交部、交通运输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牢记责任,不辱使命,是他们的诺言。

风雨坚守 只为最初誓言

  每年7月至9月,都是防川分局全员备战防汛的时期,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台风常常在这里强势登陆。特别是2016年的“狮子山”台风,现在回想,仍让人唏嘘不已。那年8月30日,图们江流域强风呼啸,大雨倾盆。夜间22时,水位预警,面对险情,该分局迅速进入应急状态;转移码头物资、加固船舶系缆;暴风雨中每人一把钢钩,奋力推开垃圾,减轻船头压力;24小时上船值班,吃住在船上,随时应对突发险情。 相对于宽阔的图们江,他们的身影显得很渺小、单薄,但就是这么一群人,无畏于咆哮的图们江,即使是在洪峰经过时,码头前沿水位72小时内上涨7.2米,也没有一个逃兵,大家深知看护好船舶和站舍不仅是在保卫国家资产,更是维护国家形象,避免船舶失控冲撞桥体或登陆他国等严重外交事件产生。期间,驻地武警部队请求救援一艘被洪水冲走的渔船,该分局立即派出4名船员驾驶快艇赶赴现场,渔船舱内积水严重,船体倾斜,十分危险,不及时救援,10分钟内渔船就会漂过国境。为了保护人民财产安全,救援人员快速清除周围垃圾,2名救援人员不顾个人安危登上渔船配载以减轻船体倾斜,系上缆绳,穿过江面的漂浮物,安全地把渔船停靠码头。此事得到了驻地武警部队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舍小为大 难舍心中情怀

  困难,克服了,如过往云烟;成绩,取得了,归于昨日。这18名汉子甘愿做无名英雄,他们相信只要合力攻坚,就没有攻不下的堡垒,可他们也有牵挂,萦绕心头的是对家人的亏欠。

  这是一支平均年龄40岁的队伍,组建至今,他们已长时间在外工作7年有余。工作之余,他们会互相交换手机,“显摆”自己的孩子又长大了,他们会在打电话时一遍遍嘱咐父母注意身体,按时吃药,也会对自己的爱人充满歉意,一遍遍许诺回家的日期。即便是这样,在遇到可以休假的机会时,大家仍相互推让,因为都明白自己的休息,就意味着将会有同事分担自己那份工作。也正是这份相互理解,这18名汉子才能在工作中一次次默契配合,一次次完成别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继续坚守一线,初心不改;他们设标点灯,战滩斗水;他们铭记责重泰山、使命千钧;他们践行砥砺奋进,锐意进取;他们将奋力书写交通强国建设的吉林水路交通篇章!(骆志科)

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