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资讯 information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2022-03-03 11:21 来源:
  打印
字号: [ ]

他山之石:这三地综合交通运输有啥新规划?

  四川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交通强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成“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基本形成“123出行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基本实现“快速网覆盖区县、干线网畅达乡镇、基础网连接村组”,为打造全国交通“第四极”奠定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四川综合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2万亿元以上,其中公路水路7000亿元、铁路3000亿元、民航250亿元、轨道交通2200亿元。

  对外通道:打通“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包括川黔粤桂走廊、川滇走廊、长江北走廊、长江南走廊、川甘青新走廊、川藏走廊、川陕京走廊、川陕蒙走廊。

  内部通道:结合“一干多支”战略实施和“一轴两翼三带”区域经济布局,规划布局了“1轴2环3带4联”交通骨架。

  1轴:推动成渝双圈互动、相向发展的主轴线。2环:支撑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和夯实成渝主轴中部发展基础的交通环线。3带:支撑成德绵眉乐雅广攀、成遂南达万、攀乐宜泸沿江等3个经济带的交通廊道。4联:强化地级行政中心连接和轴带横向联系、深化五区协同的联络线。

  重点发展10大任务:即强化交通战略支撑引领,补齐综合交通网络、综合交通衔接2个短板,促进交通与新技术、生态环境、关联产业3个领域深度融合,优化出行服务、货运服务、安全防控、行业治理4个体系。

  重庆

  “十四五”时期,重庆将投资5000亿元,实施近100个引领性、支撑性重大交通项目,全面开启“两小时重庆”建设新征程,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

  轨道网:加快建设郑万、渝湘、渝昆、渝万、成达万等5条高铁827公里,开工建设成渝中线(已开工)、渝西、渝宜等6条高铁790公里,基本实现高铁1小时成渝双核、2小时市域城市至中心城区、6小时北上广通达。

  公路网:力争新开工成渝高速加宽、大竹至垫江至丰都至武隆等18条高速公路、总长1000公里,建成铜梁至安岳、梁平至开江、巫溪至镇坪等20条高速公路、总长1200公里。届时,重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4600公里,省际出口通道达到32个。

  水运网:改善千吨级航道500公里,三级及以上航道实际达标里程达到1200公里。加快推进“三枢纽五重点八支点”港口体系建设,新增港口货物吞吐能力3000万吨,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4亿吨;推动组建长江上游港口联盟,形成分工协作的航运体系,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

  邮政网络:基本建成普惠城乡、联通区域、辐射国际、高效衔接的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全面巩固邮政“村村直通邮”,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基本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间邮政快递24小时送达。

  湖北

  日前,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建设高水平的“两中心两枢纽一基地”,构建“三张网”,实现“三个双”,形成湖北两个“123交通圈”,实现“五个进位”,率先在六大试点领域突破、走在全国前列。

  “两中心两枢纽一基地”: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国铁路路网中心、全国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全国重要航空门户枢纽、全国重要物流基地。

  “三张网”:高品质的快速网、高效率的干线网和广覆盖的基础网。

  “三个双”:市州双快覆盖。全面推进高速铁路建设,根本解决航空发展短板,实现市州高速铁路全覆盖、运输机场1小时基本可达,加强城际交通联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引领作用,加快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县市双轴支撑。完善高速公路主骨架,推进普通国省道达标升级,在县县通高速公路的基础上,所有县市形成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线高等级公路双轴支撑,助推块状经济、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乡镇双通道连通。结合普通国省道达标升级,持续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在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的基础上,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双通道连通,大幅提升农村交通网络韧性,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两个“123交通圈”:形成湖北“123出行交通圈”,依托航空、高铁,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五个进位”:在基础设施水平、运输服务质效、科技创新能力、绿色安全成效、行业治理效能向全国前列进位。

  六大领域:现代内河航运、“四好农村路”、多式联运、智慧交通、交通运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

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