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资讯 information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2010-07-29 15:49 来源:
  打印
字号: [ ]

练好“基本功” 宣传创佳绩

  新闻报道是宣传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手段,对展示发展成果、推广先进经验、弘扬正面典型、沟通工作信息、创造舆论环境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做好新闻报道,是我们宣传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我们必备的基本功。

  培养新闻敏感,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

  作为宣传工作者,要善于把交通运输工作用新闻方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新闻敏感。

  要经常关注新事物、新情况,对刚刚发生事件做到快速反应。我们可以从会议、简报、到基层调研,甚至从茶余饭后多种渠道得到这些线索,每听到一个信息,要静下心仔细想一想这条信息在时间和内容上是否有新意。一次,我和处里货运科同志闲谈时得知,公主岭有一位农民,在短短的五年间成为闻名全省的农村物流公司老板,年收入百万之多。于是我就去了一趟,了解了他的创业经历:他先是经营猪羔,后是经营饲料,到现在是经营“情报”,就是掌握周边市县生猪的数量和价格、外地对生猪的需求信息、客商的联系方式,自己收购来生猪后,再把信息传递给外地货商,每天最多运出生猪1000头,获利丰厚。我从这条信息当中发现:“只要处处多留神,市场就在农家门”,于是我以此为题写了一篇通讯,获得了编辑的青睐。

  善于分析,勤于琢磨,在信息资料的整理归纳中发现线索。一次,在四平市运管处年终检查时我发现,双辽江山物流短时间之内从一个只有一辆车的配货站成为有职工150多人、各种车辆48台、年收入上亿元的大公司。经过深入了解,我发现这里有6点与众不同:一时抢得时间占有竞争市场先机;二是拥有固定货源让车队来回都有利润;三是拥有库存场地,收货放货一条龙减少成本;四是利用网上银行放款方便快捷;五是依靠诚信服务打造品牌;六是及时理赔树立信誉。我觉得这六点经验具有推广价值,就围绕这六点写出一个工作通讯:《六招盘活一盘棋》,吉林日报等报刊杂志都刊登了。

  总之,一个事件能否成为新闻,关键是看这个事件是否有新闻价值,而要挖掘出这个新闻价值,不仅需要作者有敏感,还要有思想,能够突破表面现象抓住事件的本质,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有深度,才会有份量。

  选准“由头”,变换角度,突出可读性

  要写好新闻报道并不容易,要注意研究受众的需求。在具体写作中,应善于抓住几个关键环节

  选准“由头”,抓住切入点。“由头”就是反映一个新闻事件的“理由”,抓住最有特征的最具有说服力的“由头”,是写好新闻的常用办法。例如:“王某某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养路工,而昨天对他来说是一个不普通的日子,因为他在自己负责养护的路段上,已经奔走了整整28年,其长度是绕着地球走了七圈半。”在这里,这个时间和行走里程就是“由头”,用这个“由头”报道一位先进养路员工的事迹,就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进行会议报道和领导走访调研的报道,这类报道应尽量变换角度,避开会议本身和领导调研字样,而要从解决问题着手,把会议和调研的主要精神提炼出来,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如,某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纪检部门联合检查某工程,角度可以这样找:“如何确保公路建设工程优质队伍优秀?昨日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纪检部门三方‘会诊’,共同‘把脉’,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廉政开出‘药方’”。借用医学术语切入一次常规检查工作,就比较有新意地把一次检查活动的内容报道出来。

  精心布局,巧妙设计。一条消息要写好,结构很重要,我们可以把最核心的部分提到导语中,也可把悬念放在导语中,无论怎么设计,都要考虑到整体布局。导语说侧面,正文就要照顾全局;导语说整体,正文就要考虑局部;导语导出疑问,正文就要回答;既要有“点”,又要有“面”。

  语言通俗,表达准确,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新闻语言要尽量做准确、到位,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对发生的事可说,对可能发生的和正在发生而没有结果的事件只能做预测,不能把话说得太满,对“基本”、“可能”、“大概”、“一般”、“预计”、“比较好”等词尽量不用。另外,要善于把“官话”变成“白话”,尽量用读者能听懂、读懂的语言,少用专业语言和公文用语,让我们的语言诚恳而有情感,不是板着脸说教。

  精雕细琢,巧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一个题目写好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如反映领导干部深入一线解决工程难题,题目可写为:《质量要“上去”,干部要“下去”》,再配以相应的副题;如,反映某地交通运输部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交通运输支撑,题目可写为:《公路修到哪里,客车就通到哪里,某市今年有95%的自然村通客车》。总之,题目可从新闻事件的内容、关键细节或意义中抽取,关键是要简洁、通俗、容易上口,这样更能抓住读者。

  多方积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总结个人多年新闻写作,有四点体会:一是起步较早,赢在起点;二是多年没扔,贵在坚持;三是处处留心,长于思考;四是爱好较多,注意积累。其实这第四方面素质很重要。从事新闻写作,必须多涉猎其他门类的知识,比如文学的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比如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比如逻辑学。如果擅长文学,你写的东西就鲜活,就优美;懂点儿哲学,就不会片面看待问题;懂点儿逻辑学,你说的话就不会犯次序颠倒、自相矛盾和偷换概念的低级错误,就不会说些“车轱辘”话。总之,如果勤于学习,你的素质就会全面提高,在新闻写作方面也会受益良多。(贾洪涛)

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