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支队伍,她们“不是男儿,胜似男儿”,战斗在保畅第一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守望着数千公里高速公路。她们是冰雪中绽放的傲霜寒梅,是风雨中怒放的铿锵玫瑰。她们精通高速公路管理的各项业务,将四通八达的路网熟记于心,你也许不曾见过她们的样子,却对她们亲切甜美的嗓音印象深刻。她们是聚光灯之外的幕后英雄,饱满的精神状态,温馨的优质服务,履行着高速公路保安全、保畅通的神圣职责。她们是自己舞台上的耀眼的主角,她们,就是省高管局指挥调度中心的全体职工。
省高管局指挥调度中心成立于2004年6月,现有职工56人,其中,女性职工47人。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制度,担负着全省3113公里高速公路突发事件信息的采集、处理、报告、发布,协调公安、消防、环境监测、义务救援等单位和部门联动处置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接受广大司乘人员的咨询、投诉,及省高管局公众互联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的信息发布、管理以及应急管理、舆情监测等工作。
苦练内功,听得见的微笑也是风景
指挥调度中心自组建以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了培养一支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职工队伍,十二年如一日,始终实行军事化管理:每两周召开1次工作例会、组织1次业务考试,每月组织1次军事训练,每年组织1次全省范围的应急指挥调度培训。全体职工热情服务、积极创新,不断完善服务技能,兑现了“打造一流队伍,争创一流服务,实现一流业绩,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庄严承诺。
为了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强化服务意识,她们坚持开展系列岗位练兵活动,组织了形体、神态、礼仪、文明服务用语等培训,全体调度员军训时练站姿、练敬礼、练队形;工作时练坐姿、练声音、练语气、练语速……将大方、得体的微笑,甜美、温馨的声音,融入到每一项指挥调度业务中,耐心解释、热情服务。
身经百战,聚光灯外的角色也是明星
指挥调度中心所从事的工作看似平凡,实际上繁杂而细微,需要投入极大的热心、耐心、细心、恒心。因为这支年轻的指挥调度队伍,担负着确保全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确保司乘愉快出行的重任。姑娘们虽然年轻,但是夜以继日的奋战,早就将她们锻炼得身经百战、从容不迫、处变不惊。
全体调度人员以老带新,一批批新、老调度员不断成长为出类拔萃的高速公路优秀管理人才,从指挥调度中心组建至今,已先后培养了29名副科级以上管理干部。很多80后、90后,在这里得到了历练,树立了奋斗的目标,懂得了拼搏进取的乐趣,慢慢从家里的“宠儿”,变成了工作中的一把好手!
火线救援,没硝烟的战役也要打赢
众所周知,每到冬季,吉林省特殊的气候环境,都会给高速公路管理者带来一场极为严峻的考验。今年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最后一天,全省高速公路迎来了大面积降雪。面对恶劣天气和返程高峰的双重压力,指挥调度中心全体人员分工明确,忙而有序。
随着全省各路段因降雪陆续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指挥调度大厅的电话铃声开始此起彼伏地响个不停。大家用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服务,化解着每一位司乘人员的担忧。她们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快速接警、派警,采集路况、发布通行提示信息、下达指令、解答咨询、向各级领导报告情况、调度处置交通事故,及时与路政、交警协调联动,快速采取应对措施,抢时间、保畅通,确保不出现拥堵的状况……
忙碌的工作让他们忘记了白昼与黑夜、饥饿与疲劳。口干舌燥,却来不及喝上一口水,汗流浃背,却顾不上擦一擦额头上的汗。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窗外持续了14个小时的大雪终于停了下来,她们知道,这场战役,她们又赢了。
多年来,指挥调度中心始终秉持着“服务群众,便捷高效”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听得见的优质服务” 品牌。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五一巾帼标兵岗”“交通建设系统工人先锋号”“首届全国公路行业十大优秀网站”等多项荣誉称号。代表吉林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成功接待了交通运输部、国内外专家及其他省份兄弟单位的视察和交流100余次。
服务没有终点,满意只是起点。比起肩膀上的重任,岗位上的辛苦付出、额头上滴落的汗水,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对于她们服务的每一位司乘而言,她们的声音意味着安全,意味着困难将很快解决。那是幸福的声音,希望的声音。拿起听筒,听见她们,就像听见一场美妙的风景。
那声音,是幸福在敲门。(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