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资讯 information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2017-05-11 09:17 来源:
  打印
字号: [ ]

辽源客运总站学雷锋活动侧记

  辽源客运总站按照辽源市交通运输局“大建设、大运输、大安全、大计划、大财务、大宣传”的六大发展理念,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大运输改善大民生”为工作目标,在不断创新服务功能和提升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坚持用雷锋精神建站育人,员工学雷锋、做雷锋,把学雷锋活动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服务,使学雷锋活动形成常态化、制度化。活动中,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彰显了该站三十余年如一日视旅客为家人的优良传统。

  拾金不昧奉还施主

  王洪峰是一名在长春上大学的学生,3月初的一天,他到仙城客运站乘车前往长春,在候车的时候他用手机上网,客车进站后,他忙着整理行李物品,浑然没有发觉手机从衣服口袋里滑落出来。掉在候车室座椅上的手机被值班站长张昊天捡到,他想到刚才发走一趟去往长春的客车,失主有可能就是车上的旅客。于是,张昊天立即打电话联系该车司乘人员,最终在车上找到了失主王洪峰,并与他约好随时到站里认领手机。     

  无独有偶,3月15日中午,旅客李明丽在仙城客运站服务台办理小件快运业务时,将一部崭新的手机遗忘在服务台上,办理完业务,她就赶去乘车了。服务员唐桂荣捡到手机后,毫不迟疑地跑到发车站位在每辆客车上进行寻找,终于在即将发往长春车的车上找到了李明丽,并将手机交还给她。李明丽为唐桂荣敬业负责的工作态度而感动,称赞她是当代的“活雷锋”。

  义务劳动爱站如家

  3月10日,仙城客运站主管副站长刘世伟带领值班站长张昊天、站务员陈帅,将发车场进站口处因常年遭车辆碾压造成破损的地面,进行了维修维护。三个人借来一辆手推车,到附近捡拾灰土和石块,拉回客运站,将多处塌陷和凹凸不平的地面一一填平,再用脚将土石踩实踏平。经过维修,地面变得平整光滑,车辆和行人走在上面既安全又舒适。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三个人欣慰地笑了……  

  3月15日,开发区客运站组织员工在工作之余清理冬储垃圾,员工们分成三个劳动小组,大家推着垃圾车,使用扫帚、铁锹等工具,将场站地面的积雪、薄冰和纸屑等冬储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确保站场环境卫生无死角,为旅客营造了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热心助残周到服务

  3月13日上午,站前客运站来了一对老夫妇,他们互相搀扶着来到检票口,拿出两张车票交给检票员;检票员接过车票一看,发现是8:15发往东丰的车票,此时已经8:30,过了发车时间了。检票员向老夫妇解释班车已经发走了,车票已经过期,只见老夫妇脸上出现茫然的表情,用手语“说”着什么。原来,老夫妇是聋哑人。检票员急忙报告给值班站长史莉。史莉同志耐心地通过手语和写字的方法,向老夫妇说明情况,并就改乘下一班次客车征求他们的意见。史莉为老夫妇将车票改签到下一班次,并亲自将两位老人送上了车,又嘱咐司乘人员途中重点照顾他们。老夫妇高兴地向史莉等同志竖起了大拇指,周围的旅客也纷纷称赞不已。

  寻找失物为民解忧

  3月1日,在开发区客运站,旅客李睿琦乘车从长春返回辽源,在下车时不慎将一个行李箱遗忘在车上的行李架上,箱里装有身份证、银行卡和部分现金等贵重物品。等她回到家里时才发现行李箱丢了,里面的东西对她很重要,所以,她当时十分着急,想尽各种办法找寻。因为她没有记住所乘客车的车牌号,无奈之下,只好找到客运站领导求助。三月正是春寒料峭的季节,站长王大平冒着刺骨的寒风,领着李睿琦一辆车一辆车地查找,几乎将当天发车时间段的客车都找遍了。一个多小时以后,终于成功地联系到了李睿琦所乘客车的车长,顺利地找到了行李箱,并让返程班车帮她捎到离家最近的仙城客运站,方便她领取。李睿琦领取了行李箱,看到里面的所有物品均完好无损、无一遗失时,心情万分激动。她给王大平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以此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辽源客运人将把《爱的奉献》 这首歌一直传唱下去,将“雷锋精神伴我行”的服务品牌不断发扬光大,为辽源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孙爱峰)

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