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集通高速公路五女峰特长隧道顺利贯通
“报告,五女峰隧道进口左线最后一次爆破已经准备就绪,周边环境确认安全,是否进行爆破作业?”
“可以起爆!”
11月26日9时58分,在集通高速公路五女峰特长隧道贯通仪式上,随着一声巨响,集通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赵玉国在确定现场爆破情况后,正式宣布:“五女峰特长隧道顺利贯通!”这座由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和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建、全长近8公里、建设历时874天的五女峰特长隧道,在项目指挥部、地方政府、交通部门、施工单位等项目参与者的共同见证下,终于顺利度过最为艰难、最为重要的施工节点,集通高速公路主线全部贯通,正式进入工期全面可控阶段。
“今天是我们集安市人民翘首以盼的好日子,我们又向集通高速公路通车迈进了一大步!”集安市副市长张立志表示,多年以来,集安市受路窄、弯急、坡陡等道路交通环境影响,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随着隧道的贯通,集通项目通车已不再遥远,它必将解决集安市发展“瓶颈”,为地方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安全畅通的出行条件,对地方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推动集安市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可以说是通化、集安的一场盛事。”通化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管青顺说:“作为通化交通人,我很荣幸能够亲临现场,目睹这一重要时刻的诞生!”
在贯通现场,仪式台旁的端墙式洞门上,记者看到,五位抽象画的仙女在祥云之间身形飘逸、翩翩起舞,跃然于洞墙之上,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以五女峰传说为背景设计的浮雕图案。项目建设参与者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心情,纷纷拿出手机在洞口或自拍、或三五成群合影留念,以此纪念这欣喜的日子。
“这是我们认真落实生态建设理念,实施绿色公路专项设计中做的景观设计提升。”集通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李德阳介绍,集通项目指挥部按照绿色公路专项设计提升方案的要求,在五女峰特长隧道融入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内涵,结合东北严寒季冻区最长公路隧道的实际,从入口直接感观和洞内行车感受入手,注重细节处理,提高行车人舒适度。在入口处分别采用端墙式洞门,体现洞门的宏伟、庄严,并以五女峰传说为背景的浮雕图案进行装饰;在出口处结合地形采用削竹式洞门,并对洞门和两幅之间的树木进行保护,体现绿色环保理念。下步还将在洞内设置隧道景观带,在隧道地下风机房主洞加宽段,利用灯光变换设置了两处各120米长的景观带,有效避免驾驶者在特长隧道中产生的视觉疲劳,最大限度地提高特长隧道驾乘的舒适性,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通行环境。
除此之外,省高建局认真落实生态建设理念,实施绿色公路专项设计,通过合理优化隧道与路基工程的施工组织,百分百利用隧道洞渣进行填筑路基、建设工厂化生态砌块生产车间及加工路面基层碎石,有效提高隧道弃渣的综合利用,节约资源变废为宝,未征用原设计的8处取弃土场(取土场3处、弃渣场5处),有效降低了工程的综合成本,降低了公路建设过程中对沿线自然环境的破坏,率先实现了交通运输部提出“零借方、零弃方”的绿色公路建设目标,有效提升了集通高速公路品质,在打造绿色旅游公路上发挥出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隧道的贯通来之不易,需要克服特长隧道施工通风困难、地质变化不确定、开挖风险高等不利因素。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原则,积极推行‘四新’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确保了隧道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负责集通高速公路02标建设的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士良说。
集通高速公路02标项目经理杜海峰介绍,按照省高建局及项目指挥部的有关要求,施工单位坚持创新引领,开展技术攻关,采用隧道温拌沥青、施工期集中供电、光面爆破施工工艺、雾炮机消烟降尘、隧道湿喷机应用、二衬边墙及电缆沟壁槽整体式液压台车、隧道洞口段电缆沟花岗岩饰面、电缆沟盖板优化设计等技术和工艺,有效提升了隧道施工效果和工艺水平;认真提炼各项工法和科研项目,五女峰特长隧道先后获得实用性技术发明8项、国内领先工法3项及优秀QC成果3项,为隧道施工技术理论研究、技术管理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当天,集通项目建设指挥部还在隧道贯通现场,向五女峰特长隧道建设中评选出的“优秀党员先锋队”“优秀青年突击队”进行授旗,向评选出的“最美集通人”“最美集通班组”“最美集通工匠”颁发荣誉证书,充分展现出了集通建设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风貌。
荣获“最美集通班组”的集通02标五女峰隧道队生产经理祝永表示:“获此殊荣既是荣誉,也是鞭策。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发扬能吃苦、能战斗的奉献精神,全力建设高质量集通高速公路!”(饶波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