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资讯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吉林交通要闻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2020-06-11 14:30 来源:
  打印
字号: [ ]

公交司机王京:用钻研给绿色出行添砖加瓦

  

  长春公交集团南通汽车公司13路五星级驾驶员王京,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公交工作中,多年来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好人标兵、长春市劳动模范、长春市基建交通系统“建设明星”、全国公交技术节能大赛“节能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并连续数年被公交集团评为红旗标兵。

  公交干线上的“技术标兵”。14年的寒来暑往、披星戴月,在公交驾驶岗位上,王京从最初一名懵懂的公交新兵,经过不断学习和锻炼,成长为一名五星级驾驶员。他积极响应企业节能降耗的号召,潜心钻研节油技能,业余时间与有经验的同事一起研究节能方法、车辆维护知识。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操作,他总结出“八字节能法”,即“脚轻手快、轻踩慢带”。遵循规律,他驾驶的车辆“单耗”直线下降。正是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车队驾驶员的节能意识高涨,平日里总有一些车辆“单耗”较高的驾驶员来向他讨教,王京每次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节能经验传授给同事。久而久之,他不但在职工中树立了助人为乐的良好形象,更成为公司的“节能王”。2017年和2019年,王京代表集团公司参加全国公交系统技术节能大赛,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全国节能标兵”称号。2012年至今,实现了文明驾车无违章、乘客乘车零投诉、安全行车30万公里无事故,保持了发动机六年内无大修的骄人记录。

  安全是驾驶员从业之本,没有安全再好的服务也等于零。王京始终本着“安全无小事,责任在心中”的原则,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和强烈的安全意识,摸索出了一套安全行车和优质服务的工作方法。就算在繁华的闹市区,他也能做到思想集中,不争道抢行,避免紧急制动,努力使乘客坐得舒适、平稳;在车辆起步前,他仔细观察车内乘客动态,如乘客还没有站稳、扶好,他就耐心地等一会儿,并做到平稳起步;车辆行驶中或进站时,他注意力高度集中,掌握路面情况,坚持中速行驶,平稳进站,遇有老弱病残上下车时,他会主动把停车的时间放得长一些,遇到顽皮的小孩在车上乱跑时,及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他的这套操作方法深受乘客好评,并很快在车队和公司得到推广,有效提升了公司的整体服务水平。

  13路车队的“鲜红旗帜”。13路是全国三八文明线,司机多数都是90后的女孩子,而王京作为车队唯一一名男司机,在工作和细心的程度上也是“须眉不让巾帼”。工作中,难免有些重活、累活,只要他看到一定上前帮忙,她们也亲切地称呼他为“大白京哥”。王京深知,党员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更要带动周围的同事共同进步。在新来的驾驶员中,他带过10多个女徒弟,现已有2人晋升为五星级驾驶员,1人晋升为四星级驾驶员。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王京始终坚守在一线驾驶岗位上。出车前收车后及时做好消毒,行车中不断提醒乘客佩戴好口罩,积极教乘客扫码乘车。在得知车队防疫物资紧缺后,他每天利用下班时间,走访各大药房,自费购买到一次性口罩200个、84箱消毒液25瓶,送给车队和身边需要的同事。有些被隔离的同事无法自己购买生活物资,他总是义不容辞地帮忙购买,并为她们送到家中。王京还主动请缨到社区帮忙发放居民出入证、张贴通知、筛查门岗登记表、宣传防疫知识等,彰显了公交人的抗疫责任与担当。由于疫情期间村屯封闭,公司长期帮扶对象刘佳鑫一家吃饭都成问题,了解情况后,王京第一时间加入到志愿队伍,将购买的生活物品驱车送至乐山镇长红村,为只能靠水饭和咸菜充饥的刘佳鑫一家解决了燃眉之急。在得知车队同事父母囤积8万多元的苹果无法售卖时,他又发挥身为“暖男大哥”的优势,通过多种宣传帮助同事售卖苹果,解决了同事家的大难题。

  市民心中的“公交暖男”。为了提高服务水平,王京在车厢内设置了图书角、向导图、电子表、方便袋、爱心雨伞、医药箱、二维码失物招领等服务设施,夏天准备了凉垫、凉席、扇子、遮阳帘;冬天在车内安装了小棉垫和爱心暖手宝。在行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没带零钱或公交IC卡的乘客,为了解决乘客的尴尬, 2013年王京在车厢内首创了“方便车票”, 他自费购买了公交IC卡,放到卡机旁边,供这些乘客使用,乘客下次乘车时可将方便车票返还。2015年夏天的一个清晨,一名乘客满面笑容,上车便握住了王京的手说:“我上次着急去新公司应聘,忘记带钱夹,是你的‘方便车票’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现在我应聘成功了,特地来感谢你这位贵人!”说着把手里的5元钱投入票箱。至今,王京共帮助忘带零钱乘车的乘客600多人次,乘客返还票款90%以上。

  由于13路沿线医院较多,王京还在车厢内安装了轮椅和绿色助残坡道,满足了诸多残疾朋友的乘车需求。为防止哺乳期的妈妈在车厢内尴尬,还安装了哺乳间,以备不时之需。2017年,与吉林公交联建时,他将自己的车厢打造成“吉长号”,自掏腰包4000多元,在车厢内增设了婴儿座椅、应急食品、水杯支架、自动饮水机等设施,满足了乘客的多元化需求。

  老年人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较高,为了让老年人健康出行,王京自费购买了一个便携式吸氧机。一天,在行驶中,他突然听到乘客们呼喊:“有人晕倒了!”他立即将车停靠在安全位置,然后上前询问,只见一位大姐手一直紧紧捂着胸口,艰难地小声说着:“我有心脏病,救救我,救救我……”情急之下,乘客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王京迅速跑到车前拿出吸氧机,将一次性吸管放入她的鼻中,大概过了一分钟,大姐呼吸逐渐平稳。五分钟后,120急救车赶到了,医生说:“幸亏你第一时间为她吸了氧,否则就太危险了。”一周后,大姐带着家属来到了车队,为王京送来一面锦旗。

  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的残疾大姐高丽云,因身体原因,从去年冬天起就没出过门,更有十年没去过南湖公园了。看着朋友圈里大家晒出的风景,她也想去南湖看看。王京得知这一情况后,便主动带领两名志愿者,来到高丽云家中,一个人推,两个人拉,用轮椅将高丽云通过助残坡道推上了车,送到南湖公园。在公园里,高丽云不停地拍照、不断地发朋友圈,她说,想和朋友们分享她的幸福和快乐。“王京给了我亲人般的温暖和爱,这些好心的人,这些美丽的风景,我会记在心里,一辈子不忘!”

  冬季的一天,雪下得很大,车辆行驶到般若寺终点,王京突然接到爱人的电话,她一改往日的慢声细语,着急地说:“孩子高烧一直不退,你快点儿回来吧,咱们得带孩子去医院看病。”一边是生病的孩子,一边是站台上冻得瑟瑟发抖的乘客们,王京迅速做出了选择,坚持发好最后一班车。当发完车赶到医院时,爱人红着眼圈对他说:“儿子已经烧成了急性肺炎,正在输液呢。”看到儿子烧得通红的脸蛋儿,手上挂着吊瓶却还在坚强地说:“爸爸,你别难过,我没事了”,泪水打湿了王京的衣襟。

  公益路上的“排头兵”。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王京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了公益事业上。我省第20位脑死亡器官捐献者、48岁的刘中立是一个普通农民,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主动捐献器官,拯救了素不相识的五个人。刘中立父母多病,孩子年幼,王京被这个农民的义举所感动,主动提出捐款帮助这个家庭,为他的孩子当“代理爸爸”。在党员进社区活动中,他主动帮助自由社区里年过古稀的范淑珍老两口,每月资助300元钱,定期帮助他们做家务,范大爷去世时,王京帮忙料理了后事,范大娘逢人便夸:“我在公交有一个好儿子!”

  至今,王京已参加公益活动200余次。

访问